做陪诊师赚钱吗?某团队:一个月最多能接近千单,最新市场价曝光→

2024-10-25 19:13:58 来源: 大河报

在外人眼里,他们像家人一样陪伴患者就医,而在患者眼中,他们就像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桥梁——不知不觉间,陪诊师这一新兴行业,已经在省会郑州存在了3年多,并且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

随着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患者的就医需求将更加多样化。郑州现在有多少陪诊师,他们的现状如何?陪诊师能提供哪些服务?哪些患者更愿意接受陪诊服务?带着疑问,记者进行了走访。

陪诊师的一天:

只觉得24小时不够用

先是需要去一个中医医院,陪一位男生和他妈妈看皮肤科,然后在同家医院帮助老人拿中药,下午去另一家医院拿检查结果并进行代问诊……10月22日,陪诊师潇潇早早就梳理好了自己明天的陪诊工作。

23日早上5:40,潇潇起床进行梳洗。因陪诊患者想要尽早看诊,潇潇要7点前到医院给对方签好到,排着队,等着他们前来就诊。

7:00,潇潇准时在医院签上了到。8:00,医院开始叫号,潇潇及时和对方联系,告知进度。在已经快要叫到号时,对方因堵车怕不能准时到达心急如焚,潇潇一边宽慰对方,告诉她周边哪里能够快速停车,一边在诊室外面等待,准备到号时先进去向医生描述病情。

做陪诊师赚钱吗?某团队:一个月最多能接近千单,最新市场价曝光→
(潇潇正在查看患者信息)

8:40,对方在叫号前到达医院。潇潇陪着患者进入诊室看诊。9:00,看诊结束,潇潇陪同患者前去拿药,然后把他们送出医院。

这边刚结束,还没喘上一口气,下一个单子的电话就来了。“你在医院了吗?我爸在医院了,你陪着他去拿药吧?”“我就在医院呢,别着急,我现在去找叔叔。”潇潇又出发开始进行下一项陪诊业务。

为老人拿完药,安全将他送上回家的车后,潇潇上午的工作就暂告一段落。下午,潇潇还要前往另一家医院,为另外一名患者取检查结果,并先就检查结果进行简单问诊。

自从2022年进入陪诊行业以来,这样的忙碌已经成为了潇潇的日常。“刚开始我是一个人做,需求量还是蛮大的,我就算是不睡觉,一天也只有24个小时,有时候真的忙不过来。”潇潇说。

做陪诊师赚钱吗?某团队:一个月最多能接近千单,最新市场价曝光→
(潇潇正在帮老人查看药品信息)

不过,现在的潇潇相比之前已经可以适当放松了:这两年,她组建了自己的陪诊团队,全职有三四名,更多的是兼职。

有了团队之后,潇潇的陪诊服务相比之前也更加规范。陪诊前会有情况梳理,陪诊后会有陪诊记录。

而且,潇潇团队陪诊的业务也开展得更多、更为细致。从刚开始的陪同就诊,拓展为代取报告、代取药、代问诊、代预约、送取病理、打印病历、代办住院、代缴费用等等。

“目前大大小小的业务加起来,我们一个月有个几百单,最多能有近千单。”潇潇说。

从个人的单打独斗到团队“带头人”,入行近三年,潇潇对陪诊的理解也不一样了。

“之前我觉得陪诊就是跑腿,还能干啥呢?但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陪诊不只是跑腿,更是要从专业上帮助患者,从心理上关怀患者。要能够正向地去引导患者,让他对疾病不再恐慌。也要搭建医院、家属和患者本人之间的沟通桥梁。”潇潇说道。

患者体验:

“陪诊最重要的是省心”

今年32岁的王女士(化名),因眼睛不舒服,不方便自己前往医院就诊,便找了一位陪诊师陪同。“我是之前做了眼部手术,后面经常流眼泪,自己去医院,开车看病啥的都可不方便。”王女士说。

约定好了陪诊时间后,陪诊师先是到王女士的家门口接上她,然后前往医院就诊。在就诊过程中,签到、检查、上卫生间、缴费、拿药等一系列事务,都是陪诊师协助王女士完成。

看诊结束后,陪诊师将王女士送回了家,并告诉她如何用药,以及每天如何进行眼部护理。“如果过了一个星期还没有好转,咱们就再去复查一遍。”陪诊师告诉王女士。

“我觉得很方便,很贴心。我现在眼睛看不清楚东西,他们陪着我我会更加安心一些。”王女士说,在就诊过程中,陪诊师就像她的家人一样,事无巨细照顾着她,让她感觉很温暖。

和王女士找陪诊师的原因不同,来自省内某县的李先生,对大型医院就诊完全没有“方向”。

10月22日下午,刚拿到检查结果的患者李先生说,他是提前一天,通过熟人联系到了陪诊师,交了50元定金。

“说实话,我对来郑州看病真的发怵,感觉两眼一抹黑,所以才提前让陪诊师安排好。”当天早上,李先生还在路上时,陪诊师已经帮他在门诊签到,然后提前给他找好停车位。

见到李先生以后,陪诊师首先将之前的检查单子整理好,然后带他一块到诊室。医生开出检查单以后,又带着李先生在医院各个检查科室穿梭。

针对医生的说法和即将进行的检查流程,陪诊师都详细地讲给李先生。一直到下午帮李先生取出来结果,找医生复诊、拿药,陪诊师的工作才算结束。

“这一天下来,基本没耽误一点功夫。如果让我自己去做这些,只是医生开的几个检查单,我就要到处找地方去做,恐怕明天还得再来一趟,或者今晚上就需要住在郑州了。”李先生坦承,相比多住一天的费用,他更愿意付出几百元的陪诊费,“最重要的是省心!”

做陪诊师赚钱吗?某团队:一个月最多能接近千单,最新市场价曝光→
(医院门诊大厅里匆忙的患者和家属)

记者走访:

郑州陪诊服务价格较低

机构型团队更像是陪诊“中介”

10月23日上午,在另一家大型三甲医院门诊广场上,张女士和两个同行,拿着“陪诊”的纸牌,等着路过的患者和家属咨询。

张女士说,她拥有护士资格证,所以在帮助患者就诊的过程中,更有优势一些。她所在的微信群里,全国的同行有数百名,大家主要交流各地的政策和业务信息,“郑州的服务价格,在全国的‘陪诊’群里都算是比较低的。”

据其介绍,目前在该医院周边从事陪诊服务的人员,一般收费都在200元以内,“半天150元,全天200元。”而接受陪诊服务的患者,也越来越年轻化。“中老年人觉得我们提供的服务,不值这个价。但年轻人要赶时间,所以体验过一次服务后,还会主动介绍给身边的朋友。随着服务的人数增多,相互介绍的业务也会增加”。

另一名男性陪诊师告诉记者,目前省会郑州的“陪诊圈”里,也有专门的机构在招聘。“但是机构提供的客源也不稳定,而且每个单子都收取不低的‘抽成’,我们更愿意自己出来接单子。”

除了线下在医院门口招揽业务,陪诊师还会通过一些二手交易平台发布广告。“但平台的支持力度忽高忽低,有时发个信息的曝光量达到好几万,有时不到100个曝光量。”

无独有偶,为了扩展业务,来自驻马店的刘先生还曾按照网络平台的要求,注册了自己的陪诊公司。后来同样因为网络平台的要求变化,“医院的关键词不让发,发了就限流,最终也没通过平台接到多少单子。”

刘先生的陪诊业务变少,除了价格因素外,他还总结了另外两个原因:“一方面,因为经济条件所限,来郑州就诊的病号少了;二是病号家里人自己能在手机上挂号,对陪诊的需求也相对减弱。”刘先生的说法,和医院门口保安的说法相互印证。

一名大型三甲医院的保安告诉记者,随着手机挂号越来越便利,“再大牌的专家,只要提前约,基本都能挂到号。现在很多病号也比较理智,不是非要挂某个专家的号才行。”

今年8月底,因为家中老人身体不适,刘先生回了老家。“以后有机会还想去郑州接着尝试这个业务(陪诊),毕竟大家还是有需求的。”

省家庭服务业协会:

明年积极申报“陪诊服务规范”

作为新兴行业,陪诊服务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在各方面都存在着不少短板有待补齐。

在河南省家庭服务业协会执行会长、郑州市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王瑜看来,作为服务行业的一种新兴职业,陪诊现在亟须规范。

“例如,如何确定这些陪诊人员的资质?陪诊服务如何合理定价?后续如果出现纠纷如何解决?出现问题谁来监管?”王瑜说,目前,陪诊在从业人员素质、服务协议及流程规范、服务价格制定、风险责任认定等方面,都存在短板需要补齐。

王瑜认为,想要做好陪诊服务,不仅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常识、法律知识,了解医院的环境、看病流程、医保政策等,还要有细心及耐心,这样才能够提供优质的陪诊服务。

潇潇也十分期待陪诊行业发展能够更加规范。“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对我们还是有误解,觉得陪诊是‘不入流’的职业,不认可陪诊师。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多人的认同。”

当前,市场上也关注到了陪诊这一行业。据公开报道,9月初,河南康乃馨居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与河南扶馨医疗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就陪护服务与陪诊服务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居家养老就医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细致、专业的医疗服务体验。

王瑜对陪诊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她认为,随着老百姓对陪伴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陪诊行业在未来将会继续发展。据王瑜透露,明年,协会将积极申报“陪诊服务规范”省级标准或市级标准,为准备入门想从事陪诊工作的人员提供全面职业指导。

“制定规范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让陪诊服务有据可依,并打击借陪诊名义行医托之实的行为。”王瑜说,陪诊师也要提升自己的素养,不要以陪诊之名行违法之事。

做陪诊师赚钱吗?某团队:一个月最多能接近千单,最新市场价曝光→

记者了解到,国内已有城市在推进陪诊相关资质标准认定。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40余名上海市政协委员递交了一份《关于规范陪诊服务,健全就医保障体系的提案》。

其中指出: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行动不便、异地就医等就医弱势群体对陪诊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由于目前“陪诊服务”缺乏相应的准入标准和监督规范,陪诊服务的边界存在灰色地带。

如何细化服务需求、界定服务便捷,并提供服务保障、规避乱象,做好“陪诊服务”管理,成为迫切且必须解决的社会建设新课题。

针对这一提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也给予回复称,在持续两年开展养老服务陪诊师培训的工作基础上,上海开放大学联合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目前正在起草《陪诊师从业技能要求》和《陪诊服务规范》两项团体标准,有望于本年度向社会发布,将对陪诊师的综合素养、培训内容、服务要求等提出细化要求,以期推动陪诊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

责任编辑:赵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