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思政研学精品线路《时代召唤 理“响”新少年》
一、研学视频
二、研学背景
(一)研学地点介绍
中华职业学校:中华职业教育社最早由近代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与孙中山一起到外国考察后决定开办职业教育的中国职业教育先行者黄炎培先生在上海发起创办。抗战初,为躲避日机轰炸,决定迁往郊区,自此,这所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院校便在渝北扎根下来,直到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原籍。
杨袁善、唐虚谷烈士纪念碑:杨袁善、唐虚谷烈士纪念碑位于渝北悦来。1949年11月,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军队溃败至江北县一带。在此组织农民夜校宣传革命真理,反对国民党统治集团拉丁、征粮、打内仗的唐虚谷、杨袁善二人不幸被捕,后建碑于此。
王朴烈士纪念碑:王朴烈士纪念碑位于渝北碧津公园。抗战胜利前夕,受组织的派遣,王朴回到故乡江北县。1948年4月,因《挺进报》案件,重庆和川东地下党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他因叛徒出卖而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不为所动。最后,被列入重大案情的政治犯,转囚重庆白公馆监狱,1949年10月28日,被敌人杀害。
抗洪救灾纪念亭: 抗灾纪念亭位于渝北区碧津公园,为纪念渝北人民在1989年“7·10”特大洪灾和“11·20”地震中抗洪抗震重建家园的事迹。
(二)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结合教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让学生在本阶段能够从身边真实的场馆中走进历史,回首祖辈们为渝北这块热土挥洒青春热血的昂扬年代,走进身边的革命先辈,走进身边的英雄故事,“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身为炎黄子孙,我们要铭记家国责任,铭记任重道远,
(三)研学教育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行前、行中、行后三个阶段的研学了解渝北区中华职教社成立的历史背景,杨袁善、唐虚谷、王朴烈士英雄事迹,抗洪救灾纪念亭的来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情感态度:通过场馆体验,资料搜集、人物采访、动手实践等多种活动,溯源渝北的英雄足迹,增强对家乡红色文化的认知,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提升文化自信,树立学以报国的远大志向。
综合能力:通过倾听、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创新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及责任担当。
研学总课时:6小时
目的地:中华职业学校;杨袁善、唐虚谷烈士纪念碑;王朴烈士纪念碑:抗洪救灾纪念亭。
师资配置:研学教师2名,学校带队教师2名。
研学方式:实地参观、合作探究、情境体验、任务驱动
研学方法:参观讲解法、动手操作法、角色扮演法、调查访问法
三、研学亮点
1.身边的红色之旅
该线路具有渝北红色精神力量的代表性。走进渝北身边的红色地标,用脚步丈量渝北,去探寻渝北大地上革命烈士那些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从身边的红色故事开始述说,从行走与故事探索中感悟英雄的力量。
2.鲜活的时代精神
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时代青年,他们在时代的召唤下唱响了属于自己时代的理想主旋律,该线路明确的展示了不同时代下渝北人民的责任担当,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青年前行的强大力量。
四、研学动线
中华职业学校:知识分子的觉醒与抗争(抗战时期)——杨袁善、唐虚谷烈士纪念碑、王朴烈士纪念碑:红色精神召唤下的全民解放抗争(解放时期)——抗洪救灾纪念亭:和平岁月下的使命担当(现代中国)。
五、实施学段
建议实施学段:五、六年级学生
六、课程设置
(一)行前课程
1.导学目标
通过行前导学,激发学生对该研学旅程的探究兴趣,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主动思考。
2.导学任务(可根据年级自主选择)
(1)学校小课堂
《发现我身边的红色精神》专题德育周,深挖渝北在地红色地标,了解身边的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
追“星”计划:以新时代少年应该追什么“星”为话题,从“七一勋章”获得者的时代星、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的“文曲星”、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英雄星”、各行各业辛勤奉献默默无闻的“无名星”入手,开展班级小话题论述——年级大话题讨论——国旗下的讲话。
时代故事阅读会:阅读不同时代发展视角下的理想故事并分享读书心得。
(2)行前中课堂:时代精神进校园
王朴精神进校园:观看根据王朴烈士真实故事改编、全市微电影大赛一等奖作品《翻身局》,由专业老师为学生们讲解王朴烈士的故事,加深学生对红岩精神、革命精神的理解。
志愿军精神进校园:邀请志愿军老人王健成进校园,以参加抗美援朝的亲身经历,向学生讲述军人的理想信念与国家使命。
(二)行中课程
教学点1:中华职业学校暨于学忠将军旧居
教学目标:
1.以文化“觉醒”,认识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对中华职业学校建立的原因、成果,了解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个人学习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召唤学生建设国家的爱国心和自觉心,坚定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2.激发爱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通过对就读“同学”的寻找,了解先辈的奋斗历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对自我使命召唤的思考。
教学方式:
参观讲解、实地参观、互动体验
研学过程:
1.导入微课
【设计意图】了解中华职业学校的创办意图,以学生的视角展开学习与救国的思考。
(1)孙中山、黄炎培创办中华职业学校的原因,“天下为公”、“自由”、“博爱”的办学理念以及学校内迁的原因。
(2)探究活动引入:穿越1889——我的学习生涯,请同学们思考基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你会选择怎样的学习方向?并书写在自己的故事蓝本中,确立学习方向及课表。
2.成立学习小组-寻找我的同学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对不同时代学习的好奇心,了解先辈们的学生时代,认识国情影响下的学习使命。
(1)按照学习方向了解课表,并成立学习小组。
(2)进入“校园”寻找就读于中华职业学校的“同学”,并与他们展开对话,了解他们的选择与理想。
3.故事“同学录”
【设计意图】通过对名人同学录的收集及结局分析理想对人的影响,激励学生感受理想召唤,树立自己的目标。
(1)收集数学家华罗庚、表演艺术家秦怡、红岩烈士江竹筠、许晓轩、胡友猷、彭立人留下的理想寄语。
(2)通过故事碎片了解他们的结局与贡献,分析他们是否践行了自己的使命担当。
4.新时代少年的立志
【设计意图】通过仪式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感知自我成长与国家发展的相关性,激发爱国情怀。
(1)在立志板上留下自己的志向与心愿。
(2)复刻入队仪式,重温成为少先队员时的骄傲感与自豪感。
(3)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
教学点2:杨袁善、唐虚谷烈士纪念碑
研学目标:
1.了解渝北的革命活动及抗争历史,感受红色召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会表达,通过我是红色故事讲解员活动,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研学方式:
实地参观、讲解
研学过程:
1.导入微课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了解解放时期的国情,通过国情分析与抗争史实。深刻了解到革命先辈为国为民的不屈精神。
(1)了解渝北农民运动的背景及抗争历程。
(2)了解国民党统治集团针对农民活动及共产党员的镇压暴行。
(3)带来学生了解杨袁善、唐虚谷的故事。
2.悼念仪式
【设计意图】了解革命烈士们为新中国成立而做出的牺牲与奉献,向伟大的烈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1)整理着装,教师代表敬献花圈。
(2)学生代表致辞。
(3)出队旗、传递火炬。
(4)默哀、献小白花。
3.红色讲解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贡献力量。
(1)了解讲解员的职责与要求。
(2)完成两位烈士故事讲稿的编写并完成讲解任务。
(3)小组红色故事问答互动,丰富红色内容。
教学点3:王朴烈士纪念碑
研学目标:
1.实景参观王朴烈士纪念碑,了解王朴烈士的生平故事,激发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
2.领悟人民解放战争中体现的革命精神,帮激励学生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增强学生热爱祖国、责任担当的核心素养,树立人生远大理想。
研学方式:实地参观讲解、剧情化互动
研学过程:
1.导入微课
【设计意图】了解红岩精神,引发学生关于个人理想信念对个人选择的影响,以及对国家的作用。
(1)红岩烈士故事讲解,了解红岩精神。
(2)探究活动引入:讲解我的时代选择游戏——以王朴烈士为蓝本,以选择题的方式进行不同结局推演。
2.开启故事选择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选择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深度了解王朴烈士选择的原因,感受革命烈士的精神召唤。
(1)学生抽取身份卡,身份卡里将显示个人的家庭背景、受教育情况。
(2)依据自己的身份,开始生涯选择题,面对不同时间节点,你的选择是什么?选择不同将指向不同的结局
(3)在选择过程中依据选择不同,会收到不同阶段的王朴烈士的家书。
3.故事复盘
通过选择获得王朴烈士的结局,以小组为单位表述选择相应选项的原因,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相关联,激励学生感受理想召唤,激发爱国意识。
教学点4:抗洪救灾纪念亭
研学目标:
1.实景参观抗洪救灾纪念亭,了解抗洪救灾事件,感悟和平时代下人民的使命担当。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增强学生热爱祖国、责任担当的核心素养。
研学方式:
实地参观、讲解
研学过程:
1导入微课
【设计意图】了解历史背景,感悟先辈的责任担当。
(1)讲解1989年“7·10”特大洪灾和“11·20”地震中抗洪抗震重建家园的史迹。
2.小记者见面会
【设计意图】通过现场采访参与人员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该项事件的链接,深度探索新时代下的人民的责任担当
(1)学生采访参与抗洪救灾,重建家园的人员,了解他们的心路历程及救灾重建过程。
(2)小组讨论梳理他们的故事及精神的相通点。
(3)完成新时代责任担当英雄人物颁奖词及发布。
(三)行后拓展
(1)红色足迹设计展,将研学活动中的成果进行物化展示。每个班级派3名小小讲解员进行定点讲解,讲解内容为不同的时代背景以人物故事。
(2)时代故事会,以诗配画的形式描述“时代召唤”下的故事并进行评选展示。
(3)新少年·新理想校园采访实录:开展小记者采访会,了解新时代视角下学生视角个人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六、研学评价
七、成果应用
1.诗配画作品比赛:通过比赛表现学生对此次研学的认识,展示对此次研学之行的收获与感悟,优秀的学生作品将刊登于华龙网。
2.成果展示会:通过PPT报告等方式,展示学生个人或小组在研学中的成果。
3.汇报演出。
八、研发团队
研发单位:重庆市渝北区教育委员会
研发团队联系人:江娅、伍裕玲、谭亚男
联系方式:1511180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