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华龙网

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2024-10-23 16:17:23 来源: 重庆日报思想周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必须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联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枢纽和结合点,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龙头作用,更加紧密地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打破束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新作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人才支撑、创新支撑。

以激发创新动力为基,构建和完善人才培养新模式。一是提高人才培养的政治站位。将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坚定不移地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密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脉搏,精准解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面对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从国家与民族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融合文化素质提升与爱国情怀培育,确保人才培养工作始终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二是构建高质量育人生态系统。强化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核心导向,坚持“以教为先”,深化协同育人机制,营造开放包容、鼓励创新的育人环境,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多元人才的迫切需求。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积极探索特色鲜明的新质人才培养模式,着重提升针对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确保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前沿紧密对接。三是完善“引、育、用、留”一体化人才工作机制。在引才方面,要拓宽视野,畅通引才渠道,实施更加开放包容的人才政策,对接高质量发展需求,实现人才的高效引进。在育才方面,与国家科技计划紧密衔接,探索长效稳定的支持机制,加大对科技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的扶持力度,促进科技成果的涌现。在用才与留才方面,要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与评价体系,确保人才能够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广阔舞台上施展才华、实现价值。

以挖掘创新潜力为要,营造和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一是积极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强化基础学科的根基作用,积极培育新兴学科的生长点,并深化交叉学科的融合创新,构建多元化、前瞻性的学科体系。通过精心布局具有前瞻性的学科发展蓝图,确保学科专业的设置与调整能够精准对接国家战略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关键领域的突破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与人才保障。二是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强化前沿技术的深耕细作与基础研究的坚实根基,重视并激励原创性基础研究的蓬勃开展,激发企业与社会资本的多元化投入活力,构建灵活高效的基础研究资金补充机制,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构筑强大的科研基石。全力推进实施具有高度组织性与前瞻性的科研战略,在重大科技领域既要扩容增量,更要提质增效,力求多维度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持续推动“从1到N”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与规模化应用。三是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探索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平台管理运行模式,对现有平台体系进行解构优化与重构升级。紧跟全球科技创新潮流,依托高等教育学科的深厚底蕴,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及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科学论证并建设一批重大科研平台,提升体系化、建制化建设水平。联动国家科技战略力量与社会创新资源,加强对国际联合实验室的布局和建设,深化“大学—企业—政府”协同高效的联合建设模式,携手构建科技创新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引领未来技术实现跨越式迭代。

以释放创新活力为旨,探索和实践成果转化的新范式。一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与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技术经济、科技投资等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优化技术转移服务流程,全面提升成果转化全链条的效率与质量。探索科技成果创造与转化的新型架构与模式,促进大学科技园、工业技术研究院等机构的协同发展与深度融合,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力。二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高等教育应充分发挥其创新资源与人才优势,让科技成果与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三重契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到推广应用的“三级飞跃”,实现技术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推进产学研深度协同的一体化发展模式,确保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与效益。三是鼓励师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引导广大科研人员走出“象牙塔”,将科研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搭建多元化实践平台,激发师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与创造力,跑出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度”,全面提升科技成果的经济贡献率与产业转化价值,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作者/重庆医科大学副教授黄凌,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SKSZ017成果)

责任编辑:何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