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渡口区教委:三聚“三个提升”,锻造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引擎”-华龙网

重庆市大渡口区教委:三聚“三个提升”,锻造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2024-10-24 10:18:16 来源: 华龙网

点击图片查看总专题

核心导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强化使命担当,推动党中央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今天,在“勇担教育强市建设新使命 沿着总书记指引方向阔步前行”专题之“教育强市笔谈”专栏。如何聚焦教育“强区、改革、开放”三个关键,以发展提速、内涵提质、合作提档“三个提升”为抓手,激活区域高质量发展“强引擎”?一起来看重庆市大渡口区教委的笔谈文章——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相关文件精神,大渡口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抢抓第三次创业的历史性机遇,聚焦教育“强区、改革、开放”三个关键,以发展提速、内涵提质、合作提档“三个提升”为抓手,激活区域高质量发展“强引擎”,奋力书写“教育提质”“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一、聚焦教育强区目标任务,补短扩优推动发展提速。一是扩容增效,凝聚优质公平保障力。十四五以来,投入建设资金约33亿元,新增公办园点24个,学位6800个,公办在园幼儿占比提升至57.4%,增加民办普惠园34所,学位8100个,普惠率提升至94.1%。改、扩、新建中小学12所,其中已完成7所学校改、扩、新建项目,增加校舍建筑面积39.7万平方米,增加中小学学位18165个。在建学校 5所(计划2025年陆续投用),正加快推进大渡口西大附中、茄子溪中学改扩建项目主体完工,区未来教育中心、育才双山扩建主体施工,预计增加中小学学位3600个。二是扩潜赋能,增强优质办学推动力。按照“老校重融合,新校高起点”原则,推行“1+4”集团化办学模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跨片区、跨校区“链接”,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93.7%,涌现出红旭小学、慧泉小学、义渡小学、西辰小学、自启学校等一批优质学校,实现跳磴、五一互助等教育资源薄弱片区跨越式发展。不断扩大优质师资总量,以“教师文化节”“三名工作室建设”为抓手,做实“教学大练兵”“智慧教育大比武”“教师解题能力大赛”等项目,构建“一轴四驱多圈层”教师培养体系,培育壮大市区骨干力量,不断增强区域教师含“特”量、含“名”量、含“优”量,形成教师队伍雁阵效应。三是扩优提质,提升优质发展牵引力。构建1+5+3学前教育保教质量管理体系,打造以“千绘百读”为标识的“大艺术”特色课程,形成5+N优质集群发展新格局;立足义务教育品牌项目建设,成功创建4所市级体育艺术特色学校,2所重庆市书法艺术名校,形成五育融合发展新样态;构建 1+2+N普高发展体系,开展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形成1所优质名校引领、2所联招学校协同、N所知名院校合作的多元共生普高发展体系。

二、聚力教育改革攻坚集成,同向同行推动内涵提质。一是同担使命,做好教育改革“加法”。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小幼一体化推动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创新“3科驱动”“5法联合”“6课联通”“4馆联动”的3564科学教育品牌发展模式,被教育部监管司点名推广,实现国家级改革项目新突破。以“机制+数据+技术”赋能,推动“入学一件事”改革,成为全市首个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全覆盖线上报名区县,被确定为“一地创新”唯一试点区,相关经验在市委改革办《一周改革动态》推广,在今年全市教育工作会上作书面发言。二是同题共答,做实基础教育“减法”。探索“渡美”课程建设、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双师”课后服务模式等路径,促进校内课堂教学减负增效,55节课获市级精品课,29节课被推荐参与部级精品课遴选。创新校外培训“工作专班+协管员+社区网点员”三级监管机制,工作案例被教育部官网单篇刊载全国推广,经验做法获评全国“双减”优秀案例(全市仅2例)。三是同向发力,做优素质教育“乘除法”。实施“义渡扬帆”教育评价改革,出台《大渡口区中小学办学质量标准》,形成的“学校质量评估体系”“评估工具包”在全市推广,获评重庆市首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特等奖。做好校内校外“双向”合力乘除法,放大校家社协同育人倍增效应。创建“基地+走训”人才培养模式,6所区级重点体育运动学校、区李雪芮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获评“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成功创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2所以及全市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区、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共同体重点单位。

三、聚集教育对外开放资源,积势蓄能推动合作提档。一是把握机遇,创设教育开放新环境。以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落户大渡口区钓鱼嘴半岛为牵引,着手筹划重庆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附中事宜,全力打造“重庆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样板间、示范地”,成功承办2024年俄罗斯高等教育巡回展,16所俄罗斯高等院校参展,为区内学生提供了解俄罗斯高等教育资源机会,为区域教育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环境。二是深化合作,激发教育开放新动力。扩大基础教育国际交流合作,37中与英国伦敦圣玛丽学院、英国利物浦玛里孔特中学已初步建立合作关系,为进一步扩大基础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提供典型范例。与澳大利亚威尔斯国际学院签署“重庆火锅国际产业学院、重庆小面国际产业培训中心”等战略协议,激发基础教育“走出去”动力。三是项目驱动,构建教育开放新格局。成功申报2024年内陆教育开放高地建设立项实施项目——中外人文交流创新区(俄罗斯方向),着力打造“俄语+”中外人文交流创新平台,建成一批具有“俄语+”特色的中外人文交流示范学校,推动区域教育国际交流水平和综合办学水平迈向新高度,形成多元开放的区域教育发展新格局。

责任编辑:何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