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思政研学精品线路《行走歌乐 润心铸魂》
白公馆——渣滓洞——歌乐山烈士陵园——歌乐山革命纪念馆

红岩思政研学精品线路《行走歌乐 润心铸魂》

来源:华龙网2024-10-18

一、研学视频

二、研学背景

(一)研学地点介绍

沙坪坝是红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和红色基因。

白公馆:白公馆看守所旧址位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后人习称白公馆,全面展示了王朴、刘国鋕、陈然、“小萝卜头”——宋振中等红岩英烈的革命事迹。

渣滓洞:旧址原为人工开采的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反动派对在押人员进行了集体屠杀并焚毁男牢,180余人遇难,仅15人脱险。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歌乐山烈士陵园:国民党政府时期“军统局”总部、电台、监狱所在地,著名共产党人罗世文、车耀先、江竹筠,爱国将领杨虎城、黄显声等均在这里惨遭杀害。

歌乐山革命纪念馆:通过“狱中八条意见”、“11•27”大屠杀惨案等生动感人的革命故事,大力宣传了革命先辈的坚定理想信念和浩然革命正气,充分展示了红岩英烈的大忠大勇。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二)课程设计理念

结合教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让学生整体把握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走过的历程,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校地处歌乐山,红色教育资源丰富,带领学生从身边真实的场馆中认识革命先烈,学习前辈们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红岩精神,加深对社会主义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红岩精神让思想纯粹,让精神升华,激励学生以行动诠释传承,将信仰汇聚成光,照亮前行之路。

 (三)研学教育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红岩精神的生成、发展、科学内涵及历史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情感态度:

1.通过行前调查,清楚研学地理位置,了解各个研学点的内容及任务;

2.通过行中场馆场馆、祭扫仪式等途径,认识红岩人物、了解英烈故事,沉浸式感知红岩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进一步感受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范;

3.通过行后总结交流、评价,学习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浩然的革命正气”,从而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岩精神,树立远大理想艰苦朴素的作风,激励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增强政治感和历史使命感。

综合能力:通过探究式研学,提升学生团队协作意识,锻炼学生自己思考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及责任担当、文化自信。

研学总课时:8小时

目的地:白公馆、渣滓洞、歌乐山烈士陵园、歌乐山革命纪念馆

师资配置:学校带队教师12名。研学教师2名。

研学方式:实地参观、合作探究、情境体验、任务驱动

研学方法:参观讲解法、动手操作法、角色扮演法、调查访问法、互动交流

三、研学亮点

通过“行走+场馆”的模式,学校开设了“行走的思政课”,同步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发展。学生在行走中不仅深入理解红岩历史文化,而且学习到烈士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体验到他们艰苦奋斗、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以及他们勤于学习、不倦探索的求知精神。这样的体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艰苦卓绝的凛然斗志、百折不挠的浩然正气’这一红岩精神的丰富内涵。我们将通过实际行动,将红岩精神融入学习生活,坚定不移地跟随党的步伐,确保红岩精神代代相传。

四、研学动线

白公馆——渣滓洞——歌乐山烈士陵园——歌乐山革命纪念馆

五、课程设置

(一)行前课程

建议实施学段:五年级学生

1.导学目标

通过行前导学课,让学生了解中国复兴的历史,并立足家乡,激发学生对本土的红岩文化、红岩精神的探究兴趣,搜集相关研学资料,提出问题,主动思考。

2.导学任务

在行前导学准备中,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学情分析,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导学任务。

2.1课程衔接课:结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三单元第3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的学习,完成以下任务:

2.2研学前置课:指导教师分发研学手册,讲述研学课程的具体行程安排、物质和心理准备、安全提醒等事项。引导学生搜集与研学有关资料,撰写研学笔记。    

(二)行中课程

1.  白公馆小萝卜头雕像教学点

1.1 研学目标

(1)参观讲解,了解小萝卜头生平及故事;         

(2)合作探究,对话小萝卜头,体会小萝卜头爱学习、爱自由等品质;

(3)任务驱动,学生通过参观、听讲解,能感受小萝卜头的精神品质,激励自己树立远大目标,好好学习。

1.2研学方法

参观讲解、角色扮演、合作探究

1.3 研学过程

(1)参观讲解——故事中的小萝卜头:讲解员讲小萝卜头的生平及传递情报、认真学习、渴望自由等故事。2名红岩小讲解员分别讲述《半截铅笔》《七颗豆子》的故事。

(2)合作探究——时空对话小萝卜头:老师提问:小萝卜头的心愿是什么?如果小萝卜头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分角色扮演,演绎对话过程。1-2个小组进行展示。

探究总结——铭记心中的小萝卜头:学生结合小萝卜头的事迹,深刻思考:小萝卜头这个英雄人物身上的哪一项品质最值得你学习?你可以具体怎样做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样的品质?

2.  渣滓洞刑讯室教学点

2.1 研学目标

(1)参观讲解:学生参观刑讯室,讲解员介绍刑具,了解江姐的故事;

(2)实践体验:通过绘画、写作或角色扮演来表达对革命烈士坚强意志的理解。

2.2 研学方法

参观讲解、情境体验、动手实践

2.3研学过程

(1)参观讲解——烈火中永生的江姐:学生参观刑讯室,并聆听讲解员介绍“竹签”刑的疼痛感受。讲解员为学生详细介绍江姐被捕过程以及受刑的情况。

(2)体验活动:夹手指。学生两两一组,十指交叉,“开始”口令后,用力夹手指。学生分享体验感受。学生思考:是什么力量让江姐能忍受住十指被竹签钉入的疼痛呢?

(3)角色扮演——戏剧中的江姐:一个小组的学生表演绣红旗和江姐被押赴刑场的片段。

(4)交流讨论——我眼中的江姐: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江姐的资料,并用一个词来概括对江姐这个英雄人物的评价。

3. 歌乐山烈士陵园教学点

3.1 研学目标

(1)通过祭扫仪式表达对先烈的缅怀之情;         

(2)牢记革命先烈的付出与牺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3.2 研学方法

悼念仪式、献花祭扫

3.3 研学过程

(1)悼念仪式:师生全体立正肃穆,手持小白花,默哀。出队旗,向烈士敬献花篮。校长讲话,讲解员讲红岩故事,全体队员重温入队誓词,最后全体朗诵《少年中国说》。用庄严的仪式告慰英烈,缅怀英烈。

(2)献花祭扫:师生向烈士三鞠躬,向烈士敬献自制的小白花,并绕墓一周瞻仰烈士墓,回顾历史的荣光,感念烈士们的无私奉献,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4. 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红岩家书陈列处教学点

3.1 研学目标

(1)了解红岩家书的情况;         

(2)学生推荐《红岩家书》、读红岩家书,感受家书中蕴含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精神力量;

(3)激励自己树立远大理想,为梦想而努力。

3.2 研学方法

实地参观、现场讲解、互动交流

3.3 研学过程

(1)参观歌乐山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带领学生参观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介绍红岩人物、文物及故事。在烈士们写的家书的地方停下来。

(2)交流分享——1、《红岩家书》我推荐:老师邀请学生根

据搜集的资料向大家推荐《红岩家书》这本书。2、红岩家书我来读:老师朗读江竹筠的家书《孩子们绝不要娇养,粗服淡饭足矣》。学生朗读黄楠材的家书《为国读书,为国扛枪》。

(3)互动交流:红色家风我传承——老师问学生从家书中读到了什么内容?对学生制定人生目标有什么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写到“我的目标卡”上,交流发言。

(三)行后拓展

拓展一:我是小小红岩讲解员

以“冠红岩之名、铸红岩之魂”实践活动为载体,展示行走歌乐研学成果,以少年之声,为红岩代言,用小声音传播大能量,通过开展“小小红岩讲解员”比赛。讲好红岩故事、歌乐山发展的故事。

拓展二:我是小小红岩志愿者

展示行走歌乐研学成果,小肩膀行大爱,走进社区参加一次“小小红岩志愿者”活动,努力践行红岩精神,让红岩精神“活”起来、“动”起来。

拓展三:我是红岩“小先锋”

1.继续收集红岩故事、红岩歌曲等素材,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播放红岩歌曲,并对红岩歌曲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

2.发起一次“红岩”主题征稿活动,创编红岩儿童诗,选取优秀作品在校内播报朗诵,在“小桔灯”儿童文学社阵地进行展示。

六、研学评价

七、成果应用

1.红岩故事会:以“红岩班”为中心,开展“红岩”故事宣讲活动,让学生在校内讲红岩故事,扬红岩精神。

2.儿童诗比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儿童诗比赛,展示对红岩英烈的敬仰,及对此次研学之行的收获与感悟。

3.成果展示会:通过PPT报告等方式,展示学生个人或小组在研学中的成果。

4.汇报演出。

八、研发团队

研发单位: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小学校

研发团队联系人:龚昌莲、黄静、江莲莲

联系方式:15086703710

分享
新浪微博

红岩思政研学精品线路《行走歌乐 润心铸魂》

2024-10-18 10:14:45 来源:

一、研学视频

二、研学背景

(一)研学地点介绍

沙坪坝是红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和红色基因。

白公馆:白公馆看守所旧址位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后人习称白公馆,全面展示了王朴、刘国鋕、陈然、“小萝卜头”——宋振中等红岩英烈的革命事迹。

渣滓洞:旧址原为人工开采的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反动派对在押人员进行了集体屠杀并焚毁男牢,180余人遇难,仅15人脱险。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歌乐山烈士陵园:国民党政府时期“军统局”总部、电台、监狱所在地,著名共产党人罗世文、车耀先、江竹筠,爱国将领杨虎城、黄显声等均在这里惨遭杀害。

歌乐山革命纪念馆:通过“狱中八条意见”、“11•27”大屠杀惨案等生动感人的革命故事,大力宣传了革命先辈的坚定理想信念和浩然革命正气,充分展示了红岩英烈的大忠大勇。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二)课程设计理念

结合教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让学生整体把握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走过的历程,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校地处歌乐山,红色教育资源丰富,带领学生从身边真实的场馆中认识革命先烈,学习前辈们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红岩精神,加深对社会主义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红岩精神让思想纯粹,让精神升华,激励学生以行动诠释传承,将信仰汇聚成光,照亮前行之路。

 (三)研学教育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红岩精神的生成、发展、科学内涵及历史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情感态度:

1.通过行前调查,清楚研学地理位置,了解各个研学点的内容及任务;

2.通过行中场馆场馆、祭扫仪式等途径,认识红岩人物、了解英烈故事,沉浸式感知红岩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进一步感受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范;

3.通过行后总结交流、评价,学习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浩然的革命正气”,从而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岩精神,树立远大理想艰苦朴素的作风,激励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增强政治感和历史使命感。

综合能力:通过探究式研学,提升学生团队协作意识,锻炼学生自己思考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及责任担当、文化自信。

研学总课时:8小时

目的地:白公馆、渣滓洞、歌乐山烈士陵园、歌乐山革命纪念馆

师资配置:学校带队教师12名。研学教师2名。

研学方式:实地参观、合作探究、情境体验、任务驱动

研学方法:参观讲解法、动手操作法、角色扮演法、调查访问法、互动交流

三、研学亮点

通过“行走+场馆”的模式,学校开设了“行走的思政课”,同步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发展。学生在行走中不仅深入理解红岩历史文化,而且学习到烈士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体验到他们艰苦奋斗、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以及他们勤于学习、不倦探索的求知精神。这样的体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艰苦卓绝的凛然斗志、百折不挠的浩然正气’这一红岩精神的丰富内涵。我们将通过实际行动,将红岩精神融入学习生活,坚定不移地跟随党的步伐,确保红岩精神代代相传。

四、研学动线

白公馆——渣滓洞——歌乐山烈士陵园——歌乐山革命纪念馆

五、课程设置

(一)行前课程

建议实施学段:五年级学生

1.导学目标

通过行前导学课,让学生了解中国复兴的历史,并立足家乡,激发学生对本土的红岩文化、红岩精神的探究兴趣,搜集相关研学资料,提出问题,主动思考。

2.导学任务

在行前导学准备中,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学情分析,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导学任务。

2.1课程衔接课:结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三单元第3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的学习,完成以下任务:

2.2研学前置课:指导教师分发研学手册,讲述研学课程的具体行程安排、物质和心理准备、安全提醒等事项。引导学生搜集与研学有关资料,撰写研学笔记。    

(二)行中课程

1.  白公馆小萝卜头雕像教学点

1.1 研学目标

(1)参观讲解,了解小萝卜头生平及故事;         

(2)合作探究,对话小萝卜头,体会小萝卜头爱学习、爱自由等品质;

(3)任务驱动,学生通过参观、听讲解,能感受小萝卜头的精神品质,激励自己树立远大目标,好好学习。

1.2研学方法

参观讲解、角色扮演、合作探究

1.3 研学过程

(1)参观讲解——故事中的小萝卜头:讲解员讲小萝卜头的生平及传递情报、认真学习、渴望自由等故事。2名红岩小讲解员分别讲述《半截铅笔》《七颗豆子》的故事。

(2)合作探究——时空对话小萝卜头:老师提问:小萝卜头的心愿是什么?如果小萝卜头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分角色扮演,演绎对话过程。1-2个小组进行展示。

探究总结——铭记心中的小萝卜头:学生结合小萝卜头的事迹,深刻思考:小萝卜头这个英雄人物身上的哪一项品质最值得你学习?你可以具体怎样做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样的品质?

2.  渣滓洞刑讯室教学点

2.1 研学目标

(1)参观讲解:学生参观刑讯室,讲解员介绍刑具,了解江姐的故事;

(2)实践体验:通过绘画、写作或角色扮演来表达对革命烈士坚强意志的理解。

2.2 研学方法

参观讲解、情境体验、动手实践

2.3研学过程

(1)参观讲解——烈火中永生的江姐:学生参观刑讯室,并聆听讲解员介绍“竹签”刑的疼痛感受。讲解员为学生详细介绍江姐被捕过程以及受刑的情况。

(2)体验活动:夹手指。学生两两一组,十指交叉,“开始”口令后,用力夹手指。学生分享体验感受。学生思考:是什么力量让江姐能忍受住十指被竹签钉入的疼痛呢?

(3)角色扮演——戏剧中的江姐:一个小组的学生表演绣红旗和江姐被押赴刑场的片段。

(4)交流讨论——我眼中的江姐: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江姐的资料,并用一个词来概括对江姐这个英雄人物的评价。

3. 歌乐山烈士陵园教学点

3.1 研学目标

(1)通过祭扫仪式表达对先烈的缅怀之情;         

(2)牢记革命先烈的付出与牺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3.2 研学方法

悼念仪式、献花祭扫

3.3 研学过程

(1)悼念仪式:师生全体立正肃穆,手持小白花,默哀。出队旗,向烈士敬献花篮。校长讲话,讲解员讲红岩故事,全体队员重温入队誓词,最后全体朗诵《少年中国说》。用庄严的仪式告慰英烈,缅怀英烈。

(2)献花祭扫:师生向烈士三鞠躬,向烈士敬献自制的小白花,并绕墓一周瞻仰烈士墓,回顾历史的荣光,感念烈士们的无私奉献,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4. 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红岩家书陈列处教学点

3.1 研学目标

(1)了解红岩家书的情况;         

(2)学生推荐《红岩家书》、读红岩家书,感受家书中蕴含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精神力量;

(3)激励自己树立远大理想,为梦想而努力。

3.2 研学方法

实地参观、现场讲解、互动交流

3.3 研学过程

(1)参观歌乐山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带领学生参观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介绍红岩人物、文物及故事。在烈士们写的家书的地方停下来。

(2)交流分享——1、《红岩家书》我推荐:老师邀请学生根

据搜集的资料向大家推荐《红岩家书》这本书。2、红岩家书我来读:老师朗读江竹筠的家书《孩子们绝不要娇养,粗服淡饭足矣》。学生朗读黄楠材的家书《为国读书,为国扛枪》。

(3)互动交流:红色家风我传承——老师问学生从家书中读到了什么内容?对学生制定人生目标有什么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写到“我的目标卡”上,交流发言。

(三)行后拓展

拓展一:我是小小红岩讲解员

以“冠红岩之名、铸红岩之魂”实践活动为载体,展示行走歌乐研学成果,以少年之声,为红岩代言,用小声音传播大能量,通过开展“小小红岩讲解员”比赛。讲好红岩故事、歌乐山发展的故事。

拓展二:我是小小红岩志愿者

展示行走歌乐研学成果,小肩膀行大爱,走进社区参加一次“小小红岩志愿者”活动,努力践行红岩精神,让红岩精神“活”起来、“动”起来。

拓展三:我是红岩“小先锋”

1.继续收集红岩故事、红岩歌曲等素材,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播放红岩歌曲,并对红岩歌曲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

2.发起一次“红岩”主题征稿活动,创编红岩儿童诗,选取优秀作品在校内播报朗诵,在“小桔灯”儿童文学社阵地进行展示。

六、研学评价

七、成果应用

1.红岩故事会:以“红岩班”为中心,开展“红岩”故事宣讲活动,让学生在校内讲红岩故事,扬红岩精神。

2.儿童诗比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儿童诗比赛,展示对红岩英烈的敬仰,及对此次研学之行的收获与感悟。

3.成果展示会:通过PPT报告等方式,展示学生个人或小组在研学中的成果。

4.汇报演出。

八、研发团队

研发单位: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小学校

研发团队联系人:龚昌莲、黄静、江莲莲

联系方式:15086703710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