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思政研学精品线路《传承清廉志 童心向未来》
一、研学视频
二、研学背景
(一)研学地点介绍
沙坪坝区位于重庆市中心,是红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位于沙坪坝区歌乐山南麓,是一处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实物展示,讲述了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
歌乐山烈士陵园同样位于歌乐山南麓,是安葬多位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的地方。这里不仅包括烈士墓区,还有纪念馆、纪念碑等多个部分,是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的地方,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设计结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通过实物展示、史料记载和场景还原,让学生感受红岩英烈的英勇事迹与高尚情操,通过学习红岩英烈的清廉家风与奉献精神,引导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三)研学教育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实物展示、史料记载和场景还原,让学生近距离触摸历史,了解红岩英烈的英勇事迹与高尚情操,学习江姐、小萝卜头、蓝蒂裕等烈士的清廉家风与奉献精神,通过实地考察和互动体验,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2.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培养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学习烈士的清廉家风与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综合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和互动体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的愿望。
研学总课时:4小时
目的地: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歌乐山烈士陵园
师资配置:研学教师2名,学校带队教师2名。
研学方式:实地参观、合作探究、情境体验、交流分享
研学方法:参观讲解法、动手操作法、角色扮演法、调查访问法
三、研学亮点
一是情境再现,通过实地探访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歌乐山烈士陵园,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增强历史代入感。二是角色扮演,学生自主扮演红岩英雄人物,深刻体会革命年代的信仰与牺牲,培养爱国情怀和团队协作能力。三是互动研讨,结合现场教学与史料分析,引导学生思考红岩精神的时代价值,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四是实践反思,鼓励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个人成长的动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五是情感共鸣,通过缅怀先烈、倾听讲解员讲解,培育感恩与敬畏之心,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青少年中传承发扬。
四、研学动线
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第四部分狱中制红旗处——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第四部分小萝卜头宋振中雕像处——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第五部分江姐雕像处——歌乐山烈士陵园
五、课程设置
(一)行前课程
1.主题导入(1周前)
(1)历史背景介绍:通过视频资料和简明图文,向学生概述重庆作为抗战时期陪都的历史地位,为红岩故事做铺垫。
(2)红岩精神初探:利用班会课,让学生了解“红岩精神”的内涵,如:爱国、团结、奋斗、奉献等。
2.人物故事预习(5天前)
(1)分配研究任务: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位或几位红岩英烈进行研究,如小萝卜头、江姐、蓝蒂裕等。
(2)资料搜集与分享:学生了解英烈事迹,提前准备“小萝卜头”宋振中或红岩精神的手抄报、标准五角星、红色卡纸,为研学活动中展示学习成果做准备。
3.情感预热(3天前)
(1)观看相关影视片段:组织观看《红岩》纪录片或相关电影片段,特别是狱中生活、英勇斗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主题讨论:观看后开展小组讨论,探讨红岩英烈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智慧,以及对今天生活的启示。
4.安全教育与纪律强调(1天前)
(1)安全教育课:进行外出研学的安全教育,包括交通安全、集合纪律、纪念馆参观礼仪等,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行前动员会:强调研学目的与重要性,明确学习任务单,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为实地研学做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双重准备。
(二)行中课程
1-1教学点1: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第四部分狱中制红旗教学点
1-2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全面了解“狱中绣红旗”背后的历史事件,掌握红岩精神的核心内涵,理解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
(2)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坚韧不拔、勇于奉献的红岩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通过实地研学、角色扮演、创意表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他们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增强学生的历史感知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1-3研学方法:实地参观、现场讲解、交流分享、动手实践
1-4研学过程:
(1)情境导入:学生来到“狱中制红旗”处,观看《狱中制红旗》纪录片,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故事讲述:教师讲述,介绍“狱中制红旗”的背景、经过及意义。
(3)情感共鸣:通过讲解员解说、实物展示(红旗),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
(4)成果展示:各组选取代表,展示研究成果,形式多样,如演讲、短剧、诗词创作等。
(5)实践活动:分组手工制作小型五星红旗,过程中讲解五星红旗的设计寓意,增强学生对国家标志的认同感。
(图3教学点1课程)
2-1教学点2: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第四部分小萝卜头宋振中雕像处
2-2教学目标:
(1)了解“小萝卜头”宋振中作为最小的烈士之一的生平事迹及其在特殊历史时期的贡献。
(2)通过宋振中的故事,培养学生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
(3)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启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红岩精神”,坚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3研学方法:实地参观、现场讲解、交流分享
2-4研学过程:
(1)故事讲述:由老师或学生代表讲述小萝卜头的故事,如勤奋好学、渴望自由的事例。
(2)互动体验:学生扮演小萝卜头,模拟他在监狱中的学习场景,体会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向往。
(3)情感共鸣:结合宋振中的故事,讲解“红岩精神”的核心内容。
(4)活动展示:分组展示关于“小萝卜头”宋振中或红岩精神的手抄报,展示学习成果。
(图4 教学点2课程 走近小萝卜头宋振中)
3-1教学点3: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第五部分江姐雕像、蓝蒂裕照片处
3-2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红岩精神及其中蕴含的“清廉家风”,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与伟大;
(2)通过江姐托孤信、蓝蒂裕写给儿子的信,体会深厚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尊敬长辈等良好品德,促进清廉家风的传承。
3-3研学方法:实地参观、现场讲解、交流分享
3-4研学过程:
(1)信件朗读:分组朗读江姐托孤信和蓝蒂裕写给儿子的信,引导学生感受信中的深情与期望。
(2)情感共鸣:小组讨论信件内容,分享个人感受,选取信中感人片段,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体验当时情境下的情感与抉择,探讨如何传承这种家国情怀。
(3)家风提炼:引导学生总结江姐、蓝蒂裕等红岩英烈的家风特点(清廉、勇敢、责任等),分享交流自己家族中的清廉故事或个人如何在生活中传承实践。
(图5 教学点3课程 家书传情 精神传承)
4-1教学点4:歌乐山烈士陵园教学点
4-2教学目标:
(1)通过实地参观,使学生了解歌乐山烈士陵园的历史背景,深刻感受红岩先烈的英雄事迹;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理解红岩精神的实质,包括忠诚、勇敢、坚忍不拔;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继承和发扬红岩精神,将红色基因融入个人成长。
4-3研学方法:实地参观、现场讲解
4-4研学过程:
(1)参观烈士群雕像:介绍雕像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崇敬之情。
(2)陵园寻访:学生分组探访烈士墓碑,了解烈士事迹,通过实地参观加深对红岩精神的理解。
(3)缅怀仪式:在烈士陵园进行默哀、敬献白花,缅怀革命烈士。
(4)集体反思:在烈士陵园内指定区域,组织集体反思,引导学生分享参观感受。
(图6 教学点4课程 歌乐山烈士陵园教学点)
(三)行后拓展
拓展一:情感共鸣
学生以“我心中的红岩英雄”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或信件,如:对小萝卜头宋振中学习精神的敬佩,或是对江姐、蓝蒂裕家国情怀的感悟。
拓展二:分享交流
选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在班级内朗读,促进情感交流与共鸣。
拓展三:家风家训创作
结合江姐托孤信、蓝蒂裕家书,思考家风家训的重要性。以每个学生或家庭为单位,创作或修订自家的家风家训,强调清廉、忠诚、爱国等元素。通过班级宣传栏或黑板报展示家风家训,互相学习借鉴。
拓展四:红岩故事创意演绎
通过戏剧、短剧、绘本等形式,创造性地再现红岩故事,使学生在创作和表演中更深刻地理解红岩精神。
拓展五:志愿服务活动
学生到社区、养老院或公共场所开展志愿服务,践行红岩精神。
拓展六:家校共建活动
1.家长分享会:邀请家长分享家风故事或对红岩精神的理解,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
2.亲子共读时光:推荐红岩相关的书籍或文章,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增进亲子关系,深化红岩精神的传承。
六、研学评价
七、成果应用
1.“红岩小报”我来绘:通过创作红岩小报能深化对革命历史的理解,激发爱国情怀,锻炼信息整合与艺术表达能力,促进视觉学习与创造性思维发展。
2.“红岩故事”我来讲:通过讲述红岩故事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传承红岩精神,增强历史责任感,学习先辈们不屈不挠、勇于奉献的高尚品质。
3.“红岩微剧”我来演:通过角色扮演深刻理解革命历史,增强爱国情感,提高团队协作与表达能力,让红岩精神在实践中得以传承。
八、研发团队
研发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校
研发团队联系人:杨玲、符冬琴、罗令
联系方式:1361839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