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奇巧人曰潘啟慧,能以径寸之材,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山水万物,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潘啟慧的微雕技艺令人称奇——630字的《琵琶行》被他刻在发丝上,《清明上河图》则被他仿刻在长5.29厘米、宽0.24厘米的象牙上,这些作品,都需借助显微镜才可看清。
在重庆璧山秀湖水街的国际非遗小镇,静置着一方天地,是75岁潘啟慧的微刻工作室。砖瓦砌成院落,屋檐给这四方对称的空间留了白。推门而入,便来到潘老的微雕空间。
顽石、润玉、墨宝、珠串、沉木幻化成各种形态,你一时眼花缭乱。若你俯身细看,让瞳孔聚焦,一个微观的世界才真正显现。咫尺之距,毫厘之间,唐诗宋词,山川花鸟,竟可以彼次容纳,栩栩如生。
这是潘老四十年习得的微雕绝活。一颗心,一双手,潘啟慧让肉眼望不见的微小,也自成一方世界。热爱作为人生的底色,岁月让身动沉淀为心动。1982年在单位组织的一场展览上,他被“璧山微刻”所深深吸引,就此,便用一生钻研。
灵魂找到栖息地,万物都可退却至身后。四十载的光阴,在潘啟慧的身上延展,从伏案凝视材料的屏息间,从指尖捏住刻刀的颤动间,放缓成慢镜头。
“微雕没有捷径,只有多练。”40年来,从每平方厘米刻200字到2万字,从头发丝到金线,从基础作画到晕染上色——每一步都是潘啟慧的自我修炼,和他触碰到的,与微观世界对话的可能性。
谈起自己最引以为傲的作品,潘老提到了耗时他20年在象牙上仿刻出的《清明上河图》全图(右)。这份作品不仅获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还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好的作品,应以文化为脊梁,传承中华优秀的智慧结晶。所以潘老的作品里,既有山川奔流,草木摆动,也听得见历史故事的回声,看得到著名人物的身影。这些作品让他先后荣获大国非遗工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典型人物等殊荣。他被载入《中国民间名人录》和《世界名人录》。
在无数件微雕作品中,《琵琶行》依然最得潘啟慧珍爱。他将白居易《琵琶行》全诗的630字,刻在白发之上,再将白发作弦,制成微型琵琶。那白发上的字,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
原本打算60岁就退休,“可我今年都75了,手也不抖,还可以雕。”这些年来,潘老将更多的心血花在传“传帮带”上。多年来,他已收了来自全国各地17名正式的弟子。谈到自己的徒弟们,潘老笑道:“各有所长,但需要精进!”
精雕朽木,细泡粗茶,重锤响鼓,淡定人生。潘老说,微雕的奥义就是——浅浅一瞥,毫不起眼;细细观赏,便能发现毫厘之间的大千世界。
华龙网记者| 林楠 凌一丹(实习)/文| 李一鸣/图| 罗盛杰/视频| 印山红 伊永军 邵煜晟 /制作| 李文科 冯珊/主持| 刘颜 王梅/监制|
文化中国行|细刻岁月光 微雕映匠心
华龙网
2024-11-08 06:00:00
或许细致入微的篆刻,才能雕琢时间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