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思政研学精品线路《种质中国“芯”,粒粒爱国情——一粒小种子的科技之旅》
一、研学视频
二、研学背景
(一)研学地点介绍
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是在重庆市委市政府关心下,由西南大学与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共同倡导建设的集长江上游种质资源发掘、收集、保护、创制与利用为一体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其核心功能就是创制中国种质“芯”,支撑种业自立自强。2022年度入选重庆高新区科普基地、2023年入选重庆市科普基地。
重庆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园区是经重庆市政府批准、依托重庆市农科院建设的集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科技培训、科普教育和农科体验于一体的丘陵山地现代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位于重庆高新区白市驿镇高峰寺村,占地1200亩,分粮油作物示范区、蔬菜作物示范区、智慧果园示范区、设施农业示范区、都市农业园体验区、农作物DUS测试区、农产品加工中试基地等功能区;先后获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重庆现代农业产业园、重庆科普基地等。作为重庆现代山地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样板田”,实施科技项目200余项,孵化农业科技成果10余项,先后接待来自10多个国家包括国家元首等在内的国际友人200多名,接待科普研学人员上万名。
(二)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结合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安全》内容,让学生走进种质创制实验室,引导学生们深刻理解到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强调日常生活与生产、环境、技术、研究的关系,以树立学生的粮食安全观、社会责任感、生物科研梦,培养科研精神、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科研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研学教育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粮食的发展和种质创制技术的内容,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家国安全价值观。
情感态度:让学生对生物科研、创新技术产生浓厚兴趣,激发他们为粮食安全贡献力量的热情和动力。
综合能力:通过沉浸体验式研学,提升学生对科学实验的认知力与生物育种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研兴趣。
研学总课时:4课时
目的地: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馆、重庆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
师资配置:研学教师2名,学校带队教师2名
研学方式: 实地参观、合作探究、情境体验、任务驱动
研学方法: 参观讲解法、动手操作法、角色扮演法、调查访问法
三、研学亮点
通过探访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馆与重庆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直观感受农业科技魅力,体验国家种质资源保护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激发爱国情怀,立志为科技兴农、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四、研学动线
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馆——长江上游水产资源库——重庆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
五、课程设置
(一)行前课程
建议实施年级:3-9年级学生
1.导学目标
通过行前导学,激发学生对生物育种技术的更迭及现代化农业、基因体突变库的搭建产生兴趣,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主动思考。
2.导学任务
在行前导学准备中,根据3-9年级学生的学情分析,结合教材内容,分层设计导学任务。
(二)行中课程
1.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馆
(1)研学目标
了解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粮食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种质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关键作用。
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如何用于改良作物,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逆性。
培养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粮食安全的必要性。
理解科学研究与社会进步的密切联系,树立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志向。
(2)研学方法
参观讲解、实践体验、合作探究
(3)研学过程
参观讲解:了解馆内种质创制基本知识,根据生物育种技术迭代和创制物种产业化成果更加直观了解种质创制的作用。
沉浸体验:深入种质创制实验室内部参观青蒿杨树无土组培区情况,体验科研人员生活。
探究总结:根据种质创制的技术和成果,了解技术背后粮食安全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和提升国家安全意识。
2.长江上游水产资源库
(1)研学目标
了解长江生态系统,地理环境、生物多样性,特别是长江特有的水生生物种类。
认识长江作为重要水产资源库的生态价值。
理解保护长江水产资源的重要性,学习相关的保护策略和科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人类活动对长江生态的影响,以及每个人在保护环境中的责任。
(2)研学方法
参观讲解、情境体验
(3)研学过程
实物展示、知识讲解:展示长江中各类活体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简述其特点和长江水产资源库的成立意义,激发学生兴趣;介绍长江特有的水生生物种类,讲解鱼类的生命产卵周期、生态角色和长江水产资源的重要性。
实物观察、互动分享:通过活体种质资源辅助,让学生们近距离观察长江特色鱼类,让他们能够从中体验到长江水产资源的多元性。引导学生反思人类活动对长江的影响,讨论个人在保护环境中的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角色扮演、体验未来:通过模拟科学家、环保人士等角色,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理解种质创制对长江水产资源保护的影响,鼓励学生树立人生目标,为保护大自然献力。
3.重庆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
(1)研学目标
了解现代农业与科技的密切关系。
理解“藏粮于技”的科技内涵。
培养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
(2)研学方法
实地参观、现场讲解、动手实操
(3)研学过程
实地参观,专业讲解:参观农业高科技园区中的粮油作物示范区、蔬菜作物示范区、智慧果园示范区、都市农业研发、食用菌工厂等应用场景,了解无土栽培、蔬菜嫁接、杂交授粉、转基因作物检测与识别、食用菌接种等专业知识。
实物观察,实践操作:观察食用菌,完成食用菌菌袋接种。活动实施过程:用75%消毒酒精手部消毒→带上无菌手套和口罩→给菌袋进行表面消毒→注射菌种→贴上标签→将接种后的菌袋带回家中进行培养和观察。通过实践和观察,了解食用菌的生长发育过程,学会将接种后的菌袋带回家中进行培养和观察。
(三)行后拓展
拓展一:我是小小育种家
动手操作蔬菜嫁接、杂交授粉,开展实验室转基因作物检测与识别、食用菌接种等实际操作,写一个作文如果我是小小育种家,实践农作物的多种育种方式,并写出优缺点。
拓展二:科学养蚕
学习了种质创制的技术,通过家里养一只蚕宝宝观察蚕宝宝的生长情况。
拓展三:农业资源化利用
选择无土栽培的方式,在家里设计制作物体栽培小装置,养一种无土栽培的植物,了解无土栽培的技术要点。
六、研学评价
七、成果应用
(一)开展征文和摄影比赛:通过征文或摄影比赛促进学生对此次研学课程的理解、运用等。优秀的学生作品将在华龙网进行宣传报道,扩大影响力。
(二)举办成果展示会:通过微讲座、微论坛等形式,集中展示学生个人或小组在研学中的成果。邀请校内外师生、家长及社区居民观摩,增强传播力。
八、研发团队
研发单位: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西南大学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研发团队联系人:高婷、牛晨笛、杨明
联系方式:1898320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