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先锋|公安精神“继承者”刘康: 传承父亲遗志,“102233”从未远去
2024-10-16 14:34:03 来源: 华龙网
华龙网讯 “你们离我远点,我不想活了!”烈日炎炎,一女子站在嘉陵江水中的礁石摇摇欲坠,随时有坠江风险。“你来吸引她的注意力”“我们几个多向包抄,一定不能让她落水。”江北区公安分局石门派出所民警刘康一边让附近群众转移轻生女子注意力,一边与战友商量救人策略。抓住机会,刘康与战友飞身入江,将女子紧紧抓住,最终成功救上岸来。把人救上来后,刘康才发现腿部受了伤,裤子磨破了,膝盖滋滋渗血。
“如果父亲还在,他应该也会表扬我‘干得好’吧。”救下群众后,刘康习惯性地摸了摸警号号牌“102233”,仿佛父亲刘景华还在他身边,同他并肩作战。
102233,是刘康的警号,也是父亲刘景华的警号。曾经,这串警号陪伴父亲走过了37年。抓过毒贩,审讯过涉黑团伙,后来刘景华成为了一名社区民警,用温暖的笑意融入每一个细枝末节,在每一起纠纷中成为了群众的“贴心人”。
穿上警服,戴好警号,英魂不泯,垂范后人。
生日过第二天父亲因公牺牲,来不及说再见
32岁的刘康,从警10年,在父亲的影响下,练就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坚韧的品格。“上阵父子兵是父亲的口头禅。”回忆父亲,刘康心里很是感怀,父亲的谆谆教诲常留耳边。尽管由于父亲和自己日常工作都比较忙,但父亲对他的影响却很深远。
个人三等功2次、个人嘉奖8次、年度“十佳社区民警”……占了桌子大半面积的奖证、勋章,无声地诉说着一位无私奉献的老警察的一生。37年来,刘景华先后在江北区公安分局刑警支队、拘留所、大兴村派出所等多个单位工作。不管身处什么岗位,他都勤勤恳恳,恪尽职守,用汗水书写着对公安工作无限的忠诚与热爱。
2020年6月29日凌晨,刘景华处警后回到派出所,倒在了一辈子兢兢业业的岗位上,因公殉职。而1天前,他刚刚为刘康庆祝了28岁生日。
“我们和大多数父子一样,不善于表达感情,加上我们俩工作都忙,交流也比较少,这是记忆中少有的机会能和他一起庆祝生日,可没想到竟然是最后一次。”刘康眼角湿润,言语之间满是遗憾:“那天他主动说起要见一见亲家,讨论我们的婚事,谁知道……”得知消息的时候,刘康正在押送犯人,当做好交接赶到派出所时,已经来不及见父亲最后一面。
虽然同为警察,但因为从事的岗位不同,父子俩日常为数不多的交流都显得有些生疏。“父亲以前在家里谈论的往往都是社区里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为居民解决困难后他还喜欢到家‘炫耀’一番,我那时不懂,总觉得不如我在特警的日常工作来得酷炫。”看着父亲的照片,刘康陷入了回忆:“后来我一步一步转岗,跟随着父亲的脚步成为了社区民警后,我才明白他为何而自豪。”
“102233”重启,立志续写荣光
“这串警号陪伴了我父亲37年。通过向重庆市公安局申请,我得以来到父亲工作过的江北区公安分局,重启父亲的警号,成为了新的‘102233’。我将永远铭记带上父亲警号的那一刻,以警号接续父亲未竟事业。”在中央电视台12套《天网》警号重启专题节目中,刘康作为全国公安警号传承代表在纪录片中回忆了重启警号的神圣一刻。
“总觉得和父亲还有好多话没有讲完,他的大半辈子都扑在了工作上,那我想这应该是离他最近的地方吧。”为了靠近父亲,重新读懂他,刘康追寻着父亲的脚步,离开了坚守7年的特警岗位,申请回到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成为江北区公安分局石门派出所的案侦民警。不同于特警岗位的苦练实战处置能力,案侦民警需要学习积累更多的法律知识,提高打击破案质效。刘康时刻谨记父亲的教诲,秉持“干一行、爱一行、成一行”的精神,以“一钻到底”的决心,迅速在案侦岗位成长,成为了派出所的案侦骨干、业务能手。
“这笔网络赌博资金的动向有新线索了。”2021年12月28日,石门派出所接到了公安部下发的断卡线索。刘康和战友们一起循线侦查,发现嫌疑人王某利用自己的银行卡,非法转移犯罪所得资金1200余万元,且已经回到了忠县。
刘康紧紧抓住这条线索,开展分析研判。通过不断追溯资金流向,认真梳理人物关系,刘康和战友们一举锁定了15名犯罪嫌疑人,并证明了他们均在明知系他人犯罪所得的情况下,依然为其提供银行卡转移资金。该案涉案流水资金高达1亿3928.9万元。
通过海量数据挖掘,固定证据链条,刘康和战友们掌握了16名犯罪嫌疑人的全部活动轨迹,并按布控计划多次前往忠县,最终将16人全部抓获归案。
一枚警号,传承两代公安人的使命
“父亲为人正直善良,在做刑警的时候,特别精通各种笔录材料,枪法也不错。”
虽然刘景华在世时刘康从没表达过对父亲的崇拜,但其实刘景华一直都是他的榜样,朝着父亲这个目标,刘康从小就立志长大成为一名警察。2014年,刘康从重庆警察学院毕业,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万盛经开区公安分局特警支队。他以父亲为标杆,多次立功受奖。“每当我把成绩告诉父亲时,他都表现得很平淡。后来我才知道,他获得过的奖励比我多得多,但他却从未对我提起过。”抚摸过“102233”的警号牌,刘康目光变得坚毅:“所以我要像我父亲一样,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守护辖区平安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你好,我要举报有人利用赌博软件非法牟利。”2022年4月19日,接到了涉案线索后石门派出所高度重视,安排刘康等民警迅速核实情况,开展前期侦查。
经刘康及专案组民警循线摸排,厘清了该犯罪团伙由2名主犯和6位从犯构成,通过出资代理赌博网站和App盈利,共计接受赌资1500余万元。同时,在分局智侦中心和治安支队的助力下,该团伙的具体位置也被成功掌握。
“赶到綦江区后,我们分头蹲守在嫌疑人住所外面,盯紧他们。”看到同事们默契点头,刘康继续说到:“等抓捕时机成熟,大家就立刻行动。”经过4小时的蹲守,早上8时,8名嫌疑人全部归案。经熬夜突审,均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教导员李响这样评价道:“刘康正在一步一脚印朝着刘景华靠近,假以时日,他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安事业接班人。”
从“刑侦能手”到“社区管家”,他被一碗面深深打动
“你得回景华工作过的地方看看,学习他是如何开展社区工作的。”得知刘康来到江北区公安分局后,父亲的同事纷纷联系刘康,给他讲父亲的事迹,但最令刘康动容的,是父亲从未对他讲起过的,一碗面的故事。
那是一家位于大兴村的面馆,如今已小有名气,引来无数食客打卡。但当刘康吃下这碗面的时候,心中五味杂陈,品尝到的只有父亲的用心良苦。
那日刘康走进了面馆,有几位正在吃面的居民觉得他脸熟,得知他是前社区民警刘景华的儿子后,纷纷热情的和他拉起了家常,老板林某也一边擦手一边从煮面的锅炉旁跑了过来,面带笑意说到:“小刘警官,我请你吃一碗面吧。”
刘康正准备付钱,林某却告诉刘康,2014年1月11日,刑满释放的他去大兴村派出所报到,遇到了刘景华。“刘警官知道我心灰意冷,一直开导我,替我想办法,他听说我擅长厨艺,就建议我先开一家小面馆,还帮忙协调办理好了各种手续。”林某环视面馆一圈,陷入了回忆:“后来棚子支起来了,他时不时会过来照顾生意,但等到生意好起来后,刘警官再也没来过了。”
吃完父亲“赊下”的这碗面,同这些叔叔阿姨还有老板告了别,刘康慢慢走回大兴村派出所。居民们感激的眼神历历在目,脑海中一直回响的却是那句“我总觉得自己欠刘警官一碗面”。而自己欠父亲的,何止是一碗面。
品尝着这碗面的味道,刘康却尝出了父亲和社区居民之间浓浓的羁绊,父亲曾经记挂的“鸡毛蒜皮”突然变成了眼前的真挚情谊。2023年2月,刘康正式转岗,成为和父亲生前一样的社区民警。至此,“102233”回到了最初的地方。
“父亲在江北这片土地上成长,最终也用自己的一生回馈江北,我也从小在这里长大,我们俩对江北都有着特殊的感情。”谈及自己从案侦民警转岗为社区民警,刘康饱含深情:“他有他想守护的东西,我也想守护他在意的这群人们。”
受到父亲的启发,刘康重新制定了工作计划:他要走到群众心里去。他梳理出一份80多名社区里需要重点关怀的人员名单,定期和他们见面、沟通谈心。为了防止吸毒和刑满释放人员生活失去方向、重蹈覆辙,也担心独居老人在家发生意外,一旦有人“失联”,刘康会第一时间协同社区力量,上门寻人,确保万无一失。
作为曾经的办案骨干,如今新兴的社区民警刘康还将办案思维应用到了社区工作中。“我们做刑侦出身的有个习惯,案件发生后喜欢分析案情、总结规律。”刘康通过对辖区案件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全面梳理,在摸清楚基本情况后,他积极发动社区群防群治力量加入公安巡逻队伍,加大对重点区域的巡防力度。现在,他还着手建立辖区保安、街道、物业、业主等微信群,定期召开群防群治会议,让大家共同参与平安社区建设。将自己的经验和父亲的管理办法融合,目前小刘警官对社区管理已颇有心得。
“刘警官,虽然我没有儿子,但你比亲生的还亲。”“谢谢你从没用有色眼镜看我,为了不辜负你的期待,我也要努力地生活。”……带着“102233”的期许与祝福,新的“102233”奔走在社区民警的岗位上。他曾破获过大案要案,也跳到湍急的江水里救起过轻生群众,更调解过数不清的矛盾纠纷。如今的他早已懂得,工作如同生活,从无捷径,唯有真心才能换得真心。因为工作突出,刘康荣获了“2023年重庆市最美渝警楷模”称号。
重启警号的刘康,正带着父亲的遗志,奋力前行。一枚警号,两代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人民警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两代人的传承中,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102233’,谢谢你一直陪伴我,而我亦是‘102233’。”
(重庆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江北区公安分局供稿)
责任编辑:刘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