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评 | 科学节粮 方能不负“食”光

2024-10-16 06:00:00 来源: 华龙网

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将今年全球活动主题确定为: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我国既是农业生产的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解决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重庆高新区虎溪街道社区网格员向辖区商户宣传世界粮食日。花马社区供图
重庆高新区虎溪街道社区网格员向辖区商户宣传世界粮食日。花马社区供图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大食物观”逐步深入人心,我国对粮食安全的定义有了更为深刻的内涵,从传统对主粮的关注延伸至更为丰富的品类,节约的要求也扩展到一切日常饮食。保障粮食安全,除了在生产上下功夫,保障耕地面积、提高平均产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科学使用,做好节约。对此,“吃多少拿多少,坚持光盘行动”是最朴素的实践,掌握科学方法、用好科技手段同样重要。

首先是科学的集中储存、运输。在市场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农产品从生产到最终消费,往往要经历多个环节,不可避免产生损耗,对于生鲜类产品来说更为明显。做好集中运输、存储中的保鲜,对于提高食物的有效利用率就显得尤为关键,而科学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法。具体来说,一方面是要积极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例如在粮食存储环节,大力推广智能温湿度控制系统,实时监测粮仓内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粮食处于最佳存储状态,或者通过安装智能虫害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害虫等。另一方面,是在运输过程中,使用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系统,优化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从而降低农产品在途损耗。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统计,我国每年通过科学存储运输,减少的粮食损失高达9亿公斤。科学储存、运输,是节约粮食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其次是科学的家庭储存。农产品及相关制品从到达消费者,到正式食用往往还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产生的损耗同样不容忽视。根据研究机构的估算,全球范围内,因消费者储存不当导致的食物浪费大概占总食物浪费量的20%左右。比起吃不完倒掉,放坏了丢掉是更容易被忽视的浪费。家庭在保存食物时,掌握科学方法尤为重要。其中,分类储存是最基本的原则,比如米面等容易受潮的食物放在干燥通风处,新鲜蔬果放在阴凉处。生熟食分开、避免交叉感染,定时检查去除腐烂,避免污染扩大等等。另外,真空保存、脱水干燥等方式也能有效延长食物的储存时间。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对于节约粮食、保障食物安全却有着重要意义,应该得到积极推广和实践。

此外,要注重科学加工,实现食物价值的最大化。同样分量的食材,用不同的方式加工,所发挥的营养价值千差万别,优化食物的加工过程对于节约粮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食材最新鲜的时候食用,尽可能选择清蒸、快炒、烘焙等烹饪方式,控制加工温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加工导致食物营养成分的流失。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真空低温油炸、超声波处理等,提高食物的加工效率和品质。通过科学的加工方法,尽可能满足群众对美食的追求,实现食物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用更深层的思维去理解食物,用更科学的方式去践行节约,避免机械和教条,方能事半功倍,不负“食”光。

作者:杨金行

责编:杨洋

华龙网两江评投稿邮箱:liangjiangping@cqnews.net

责任编辑:邵煜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