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宗伟:构建“333”就业工作体系 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宗伟:构建“333”就业工作体系 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来源:华龙网2024-10-18
点击图片查看总专题

核心导读

日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举行2024年度市属高校一把手例会,西南政法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相关负责人作现场或书面交流发言。为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我们发布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借鉴。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保就业”“稳就业”重要决策部署,以就业工作“三个引领”、供需对接“三个联动”、就业机制“三个优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推毕业生更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着力强保障,明确就业工作“三个引领”

(一)强化思想引领。一是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书记、校长“双组长”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把就业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形成“单周通报、双周调度、每月研判”就业工作机制。二是形成“校-院-班”三级联动工作格局。建立就业工作小组领导、就业指导中心统筹、二级学院协同推进、班级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聚焦产业引领。一是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学校构建以服务能源电力全产业链为主体,智能工程和信息工程为两翼,现代服务业为补充的专业体系,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支点、能源配置枢纽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二是课程设置紧贴需求。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建产业学院,毕业生岗位胜任能力得到企业高度认可。

(三)推进价值引领。一是丰富就业指导途径。将就业指导融入思政教育、课程教学、职业体验等,对在校学生三个年级分层次、渐进化的开展课程教育与实践教育,根植其“工匠精神”。二是选塑典型榜样示范。开展优秀校友和行业专家讲座等活动,树立学生技能报国、扎根基层理想信念。2024届毕业生西部地区落实去向的占比78%,两人荣获重庆市“基层就业卓越奖”

二、着力促融合,抓好供需对接“三个联动”

(一)增强校企联动。一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课程标准与岗位标准、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三对接”,达成与优质企业“双向育人”,实现毕业即上岗“一个目标”。教育部供需对接项目结题4项,第三期成功立项15项。二是推动就业渠道扩展。统筹制定《重庆电专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将“访企拓岗”做实做细,分行业、分领域深化合作、开源拓岗,2024年书记、校长通过多种形式带头走访重点企业200余家,其中重庆企业100余家。

(二)坚持招就联动。一是靶向投放招生专业。学校立足各省市就业需求、产业发展趋势进行针对性专业计划投放,招生范围实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全覆盖,招生区域增加中西部地区专业群投放比例。二是落实专业动态调整。将就业情况、满意度等量化指标作为招生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调整的联动依据,实行专业“红黄牌”制度。

(三)深化家校联动。一是建立家校线上工作平台。通过家校工作群、线上家长会议等方式,定期解读就业政策、发布招聘信息、跟进就业进展,从家庭教育层面引导毕业生服务行业企业、扎根基层建设。二是落实家校“一对一”帮扶。针对困难群体毕业生厘清帮扶需求,通过特别关注、精准推送、实地家访等达成家校共识,协同助推就业。

三、着力提质量,落实就业机制“三个优化”

(一)优化精准推介机制。一是抓细就业信息服务。以智慧就业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依托,通过“全方位、立体式、交互式”的就业信息网络发布渠道,实现精准推送。二是提高校园招聘实效。高频次举办综合大型招聘会、分专业中型招聘会、小型专场招聘会,针对2024届共举办3场大型双选会、564家专场招聘会,需求岗位总量21253个,专业供需比达1:7。

(二)优化困难帮扶机制。一是动态跟进掌握需求。建立校、院两级“重点关注群体就业工作台账”,密切关注重点帮扶群体就业动态,健全“一生一策”“一生一档”动态管理机制。二是多措并举细化指导。开展院长、专业教师、辅导员、党员学生“多对一”结对帮扶,构建推荐就业、职业规划、心理辅导、职场发展“一体化”困难群体帮扶机制。

(三)优化监测反馈机制。一是健全就业数据统计管理。通过校院两级就业数据统计监测小组优化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强化就业数据统计、上报、核查等全流程监测。二是强化就业质量报告反馈。通过第三方调查数据增强对就业工作、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的评价反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质量。

分享
新浪微博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宗伟:构建“333”就业工作体系 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2024-10-18 15:34:08 来源:
点击图片查看总专题

核心导读

日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举行2024年度市属高校一把手例会,西南政法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相关负责人作现场或书面交流发言。为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我们发布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借鉴。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保就业”“稳就业”重要决策部署,以就业工作“三个引领”、供需对接“三个联动”、就业机制“三个优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推毕业生更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着力强保障,明确就业工作“三个引领”

(一)强化思想引领。一是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书记、校长“双组长”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把就业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形成“单周通报、双周调度、每月研判”就业工作机制。二是形成“校-院-班”三级联动工作格局。建立就业工作小组领导、就业指导中心统筹、二级学院协同推进、班级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聚焦产业引领。一是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学校构建以服务能源电力全产业链为主体,智能工程和信息工程为两翼,现代服务业为补充的专业体系,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支点、能源配置枢纽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二是课程设置紧贴需求。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建产业学院,毕业生岗位胜任能力得到企业高度认可。

(三)推进价值引领。一是丰富就业指导途径。将就业指导融入思政教育、课程教学、职业体验等,对在校学生三个年级分层次、渐进化的开展课程教育与实践教育,根植其“工匠精神”。二是选塑典型榜样示范。开展优秀校友和行业专家讲座等活动,树立学生技能报国、扎根基层理想信念。2024届毕业生西部地区落实去向的占比78%,两人荣获重庆市“基层就业卓越奖”

二、着力促融合,抓好供需对接“三个联动”

(一)增强校企联动。一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课程标准与岗位标准、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三对接”,达成与优质企业“双向育人”,实现毕业即上岗“一个目标”。教育部供需对接项目结题4项,第三期成功立项15项。二是推动就业渠道扩展。统筹制定《重庆电专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将“访企拓岗”做实做细,分行业、分领域深化合作、开源拓岗,2024年书记、校长通过多种形式带头走访重点企业200余家,其中重庆企业100余家。

(二)坚持招就联动。一是靶向投放招生专业。学校立足各省市就业需求、产业发展趋势进行针对性专业计划投放,招生范围实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全覆盖,招生区域增加中西部地区专业群投放比例。二是落实专业动态调整。将就业情况、满意度等量化指标作为招生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调整的联动依据,实行专业“红黄牌”制度。

(三)深化家校联动。一是建立家校线上工作平台。通过家校工作群、线上家长会议等方式,定期解读就业政策、发布招聘信息、跟进就业进展,从家庭教育层面引导毕业生服务行业企业、扎根基层建设。二是落实家校“一对一”帮扶。针对困难群体毕业生厘清帮扶需求,通过特别关注、精准推送、实地家访等达成家校共识,协同助推就业。

三、着力提质量,落实就业机制“三个优化”

(一)优化精准推介机制。一是抓细就业信息服务。以智慧就业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依托,通过“全方位、立体式、交互式”的就业信息网络发布渠道,实现精准推送。二是提高校园招聘实效。高频次举办综合大型招聘会、分专业中型招聘会、小型专场招聘会,针对2024届共举办3场大型双选会、564家专场招聘会,需求岗位总量21253个,专业供需比达1:7。

(二)优化困难帮扶机制。一是动态跟进掌握需求。建立校、院两级“重点关注群体就业工作台账”,密切关注重点帮扶群体就业动态,健全“一生一策”“一生一档”动态管理机制。二是多措并举细化指导。开展院长、专业教师、辅导员、党员学生“多对一”结对帮扶,构建推荐就业、职业规划、心理辅导、职场发展“一体化”困难群体帮扶机制。

(三)优化监测反馈机制。一是健全就业数据统计管理。通过校院两级就业数据统计监测小组优化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强化就业数据统计、上报、核查等全流程监测。二是强化就业质量报告反馈。通过第三方调查数据增强对就业工作、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的评价反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质量。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