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党委书记覃正杰:加快建设地方高校引才示范区 全力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地

重庆医科大学党委书记覃正杰:加快建设地方高校引才示范区 全力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地

来源:华龙网2024-10-18
点击图片查看总专题

核心导读

日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举行2024年度市属高校一把手例会,西南政法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相关负责人作现场或书面交流发言。为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我们发布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借鉴。

重庆医科大学全面落实中央、市委人才工作部署,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锚定人才强校首位战略和引才“五个强化”,加快建设地方高校引才示范区,全力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地。学校现有国家级人才74人次、省部级人才1360人次。今年以来,新增国家级人才12人,省部级人才236人,人才总量、增量均列市属高校前列。

一、主要做法。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强化党建统领。强化组织领导。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定期研究分析部署引才工作,成立校院两级引才工作专班。构建政策体系。学校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出台《重庆医科大学进一步加强临床学科人才队伍建设的十条措施》,成立重庆医科大学人才引进专项基金领导小组,完善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形成具有市域乃至地区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搭建起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引才制度框架。强化引才力度。学校各级党政“一把手”坚持把人才引进作为“一把手”举措,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率先垂范,亲自招才引才,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积极跟进,形成上下联动的人才引进策略。

二是坚持创新制胜,强化战略引才。强化品牌塑造。通过举办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校领导带队全球引才等宽渠道多方式,凭借“重诺守信、言出必行”的信誉,塑造具有重医辨识度的“全球引才品牌”。引才案例获得重庆市教育发展典型案例一等奖。注重按需引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扣我市“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围绕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针对性地引进人才。聚焦青年人才。近5年学校引进高层次人才200多人,80%为40岁以下中青年骨干。

三是坚持系统思维,强化院校共引。坚持学校主导。调优配强学校党委领导下的引才工作专班,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坚持学院主体。将人才引进质效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学院党建和事业发展考核体系,作为班子考核和干部评价的重要内容。坚持创新先行。2024年首次设立校院联合引才专项基金,学校与附属医院聚心同行、合力共进,现已到账8000余万元。

四是坚持目标导向,强化项目引才。注重靶向引才。2024年以来,新增国家级人才12人,博士后引才专项4人入选,均为市属高校前列。注重平台引才。2023年投入4.5亿元建成8万㎡的科创中心。注重引育并举。参照引进人才体系,设立校内特聘教授岗位体系,促进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五是坚持多元共进,强化以才引才 。推动朋友圈引才。申报人才项目,其中90%以上的人选均是通过人才“朋友圈”搜寻产生。推动团队式引才。支持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引进优秀青年人才充实团队,成建制引进了6个代表性高水平人才团队。推动激励式引才。2023年设立人才引进“伯乐奖”,最高奖金20万,当前已兑现奖金55万。

二、工作体会。一是“城校共生”是打开局面的制胜法宝。学校立足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吃透用好上级人才政策,人才引领发展和学校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二是“组织引才”是破解难题的有效手段。学校健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多跨协同、全域联动的人才工作体系,完善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实施“有组织的引才”。

三是“以人为本”是招才引智的金色名片。从人才角度出发,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工作理念,让“虽然重医待遇不是最优厚的,但是最讲信用的”在引进人才中口口相传,用心用情用诚吸引人才、聚集人才。

分享
新浪微博

重庆医科大学党委书记覃正杰:加快建设地方高校引才示范区 全力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地

2024-10-18 15:33:09 来源:
点击图片查看总专题

核心导读

日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举行2024年度市属高校一把手例会,西南政法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相关负责人作现场或书面交流发言。为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我们发布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借鉴。

重庆医科大学全面落实中央、市委人才工作部署,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锚定人才强校首位战略和引才“五个强化”,加快建设地方高校引才示范区,全力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地。学校现有国家级人才74人次、省部级人才1360人次。今年以来,新增国家级人才12人,省部级人才236人,人才总量、增量均列市属高校前列。

一、主要做法。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强化党建统领。强化组织领导。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定期研究分析部署引才工作,成立校院两级引才工作专班。构建政策体系。学校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出台《重庆医科大学进一步加强临床学科人才队伍建设的十条措施》,成立重庆医科大学人才引进专项基金领导小组,完善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形成具有市域乃至地区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搭建起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引才制度框架。强化引才力度。学校各级党政“一把手”坚持把人才引进作为“一把手”举措,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率先垂范,亲自招才引才,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积极跟进,形成上下联动的人才引进策略。

二是坚持创新制胜,强化战略引才。强化品牌塑造。通过举办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校领导带队全球引才等宽渠道多方式,凭借“重诺守信、言出必行”的信誉,塑造具有重医辨识度的“全球引才品牌”。引才案例获得重庆市教育发展典型案例一等奖。注重按需引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扣我市“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围绕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针对性地引进人才。聚焦青年人才。近5年学校引进高层次人才200多人,80%为40岁以下中青年骨干。

三是坚持系统思维,强化院校共引。坚持学校主导。调优配强学校党委领导下的引才工作专班,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坚持学院主体。将人才引进质效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学院党建和事业发展考核体系,作为班子考核和干部评价的重要内容。坚持创新先行。2024年首次设立校院联合引才专项基金,学校与附属医院聚心同行、合力共进,现已到账8000余万元。

四是坚持目标导向,强化项目引才。注重靶向引才。2024年以来,新增国家级人才12人,博士后引才专项4人入选,均为市属高校前列。注重平台引才。2023年投入4.5亿元建成8万㎡的科创中心。注重引育并举。参照引进人才体系,设立校内特聘教授岗位体系,促进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五是坚持多元共进,强化以才引才 。推动朋友圈引才。申报人才项目,其中90%以上的人选均是通过人才“朋友圈”搜寻产生。推动团队式引才。支持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引进优秀青年人才充实团队,成建制引进了6个代表性高水平人才团队。推动激励式引才。2023年设立人才引进“伯乐奖”,最高奖金20万,当前已兑现奖金55万。

二、工作体会。一是“城校共生”是打开局面的制胜法宝。学校立足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吃透用好上级人才政策,人才引领发展和学校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二是“组织引才”是破解难题的有效手段。学校健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多跨协同、全域联动的人才工作体系,完善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实施“有组织的引才”。

三是“以人为本”是招才引智的金色名片。从人才角度出发,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工作理念,让“虽然重医待遇不是最优厚的,但是最讲信用的”在引进人才中口口相传,用心用情用诚吸引人才、聚集人才。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