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渝论 | 假日“文博热”持续升温 彰显中国文化事业巨大成就

2024-10-07 06:00:00 来源: 华龙网

国庆假期,各地博物馆掀起了旅游热,平台数据显示,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博物院等热门博物馆“十一”假期间的门票,在假期首日就已全部约满。不少博物馆、历史遗址都推出形式新颖的参观项目,为游客提供更生动立体的体验,让大家乐享“文化游”。

文物、古籍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假期文博场所成为越来越多老百姓休闲、游玩的首选目的地,传递出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日趋浓厚。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全国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数量从1949年的55个和21个,发展到2023年末的3246个和6833个。与此同时,我国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健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显著。

文物见证历史,承载文化,提供滋养。我们高兴地看到,当前,全国各地文博场所积极探索新颖的、符合游客多元需求的展示方式和措施,如数字化智能化展示、深度互动体验、“短视频+直播”、文创产品开发等,让更多游客能更深入、真切地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在江苏,多个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推出夜游项目;在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游客可以站立“船头”,通过现代科技的光与影与“千年运河”邂逅,也可以触摸互动屏,在“唐代物产地图”上查询各地当时的产粮种类及分布情况;在陕西韩城,“逛古城 看非遗”的沉浸式展演活动,让传统文化散发出独特魅力……科技引领、跨界融合、视听化表达等多种体验方式,为游客带来了沉浸式游览体验,借助“创意+科技”,千年历史文化找到了传承的“流量密码”。“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走进博物馆,是为了感受历史与文化的魅力,给自己和家人加一顿精神上的“营养餐”。

如今,中华文化不仅滋养着中华儿女的心灵,也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从元首外交,“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主场活动,到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文物元素串联起文明印记,“中国式浪漫”吸引全球目光。中国故事正在变得更为生动可信,中国形象更加鲜活可亲,中华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博物馆作为承载历史和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对于维系民族精神、赓续文化根脉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地能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博物馆和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

作者:王小梅

审校:杨金行

责编:杨洋

华龙网两江评投稿邮箱:liangjiangping@cqnews.net

责任编辑:邵煜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