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 | 30万次鸣笛的回响

华龙网

2024-09-20 21:37
听新闻
记者手记

从一头华发跑到两鬓斑白,江彤这“第一棒”,一跑就是4934个日与夜。

01

一年,超7万公里行程,300多次来回,30万次鸣笛。

这是江彤人生最高光的13年。

9月20日,晨曦的阳光透过列车窗户照射到驾驶室。司机江彤像往常一样进行着出车前准备。伴随汽笛长鸣,满载货物的班列缓缓驶出车站,向着遥远的欧洲大陆进发。

“最后一次了,真舍不得。”江彤这一句声音很小,像是自言自语。

07
01

“第一棒” 接力4934个日与夜

时间倒回,定格在2011年3月的一个午后。

“老江,中欧班列要开了,首趟列车由你来值乘。”车间主任对着彼时42岁的江彤说,当时江彤激动地说不出话,只猛地点头。

“到现在我都还不敢相信,自己是中欧班列的首发驾驶员。”如今,55岁的江彤坐在驾驶室里,回忆起自己职业生涯中最高光的时刻。

2011年3月19日,江彤起得比往常更早。站在镜子前穿好制服,戴好帽子打好领带,出门前还不忘特意多检查了两遍。提前来到班列旁,检查机车、进行制动机试验、进退级试验……每个环节,他都格外小心。

为了这一刻,他已经准备了许久。

数不清多少次,他在教室模拟驾驶,反复练习操作技能;借来机车工作原理、构造图等相关书籍用心研究;拿着资料蹲在机械间里,对照着熟悉和掌握各类配件及其工作原理……甚至连发车前一天晚上,脑子里都在一遍又一遍过着驾驶的动作。

微信图片_20240920191519

发车仪式现场人声鼎沸,所有人都期盼见证这个伟大的时刻。坐定、正视前方,手握上前进手柄的那一刻,原本紧张的江彤却冷静下来。

“只有自己保持冷静,才能不出错。”深吸一口气,推动操纵杆、启动、加速,那辆满载“重庆造”IT电子产品的全国首列中欧班列(渝新欧)从重庆团结村站驶向德国杜伊斯堡。“我的任务就是按时将班列从重庆团结村开到四川达州,稳稳交出‘第一棒’。”

“重庆至达州全程242公里,线路桥隧占比达41%,运行约3个小时,在控制运行速度上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倘若‘第一棒’不能做到安全正点,将影响后续的班列运输时效。”

三小时后,火车缓缓驶进达州站,这趟班列,创造了内陆货物通过铁路走向国门的历史,也打开了重庆内陆开放的新格局。

02

两代人 续写重庆向西的丝路传奇

当年如何从70多名司机中脱颖而出?用江彤的话说,驾驶这辆“钢铁驼队”,没点真本事不行。

江彤解释说:“一般货运火车运的是煤炭、钢材、矿石,中欧班列不一样,货物大多是IT产品、汽摩配件等,货物重量不同,制动距离也不同,每次减速刹车的时机都要把握好。虽是货车,却要跑出客车的平稳,最大程度减少颠簸,确保货物安全准点送达。”

当然,这对司机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年龄增长和中欧班列车次增加,江彤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传帮带”上。

06

一年到头重复跑同一条线路,那些熟悉的铁轨和山脉河流看多了,也会觉得厌烦。江彤带徒弟的第一课就是教会年轻司机耐得住寂寞。“我常跟他们说,开火车是件很辛苦的事情,责任心最重要。”

开车时,眼睛要始终注视前方,随时注意列车前方的情况,手更是要连续几个小时握在制动闸上。

如何能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

江彤会传授一些自己的“独家秘方”:疲倦的时候,可以提前买点泡椒,困了就吃一个,一会儿就被“辣”精神了。冬天,遇到非常困的时候,就打开窗户吹风,几秒钟就能清醒。

跟车跑了近800趟,行程近24万公里后,年轻司机阮文玉接过了师傅手里的“第一棒”。轻推心心念念的操纵杆,阮文玉沿着师傅走过无数遍的铁轨,续写着重庆向西的开放故事。

02

“中欧班列是我们中国人、铁路人的门面。一定要像师傅一样,跑好‘第一棒’。”

03

再出发“我想去阿拉山口看看”

车轮昼夜星驰在不变的242公里铁路线上,沿途的风景依旧,江彤却感受着中欧班列翻天覆地的变化。

江彤驾驶列车时,都会随身带一本手账。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次发车的时间、货物。俨然一部重庆向西开放的发展史。

03

机车型号变了,载重更重;所在班组也从最初20多名司机增加到现在七八十名;以前只有襄渝线,现在还有兰渝线和其他线路;开行之初每周不过1至2列,现在基本“天天班”;拉运的商品也由最初的电子产品、整车等,拓展至目前涵盖智能终端、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轻工制品等上万种货物……

如今,中欧班列已稳定运行线路超50条,辐射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10个城市。已累计开行超1.6万列,运输箱量超130万标箱,运输货物近1700万吨,累计运输外贸货值超53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贯通欧亚大陆的国际贸易大动脉。

08 鎷疯礉

看到超市里随处可见的欧洲商品,江彤忍不住会骄傲地想:“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班列拉回来的。”

跑了13年中欧班列,江彤却因为工作性质,没能将车开出过达州。江彤梦想着开着熟悉的列车,到达新疆,甚至是欧洲。

再过不久的10月1日是江彤的55岁生日,他想完成自己这些年来的梦想:“我会到新疆阿拉山口,看看中欧班列是如何出境的。”

文/华龙网 曹妤  图 视频/李一鸣 美编/谭苏菲  后期/曾静 主持/林楠

责任编辑:李茜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最新评论
我来说两句...... 发送
查看全部评论 >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