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家】曾绍仑:书法人生写传奇

2024-06-20 07:00:00 听新闻

我能够参加南岸区老年书法班学习,并成为书法家戴三七先生的一名学生,感到很荣幸。

书法人生写传奇

——记我的书法老师戴三七先生

 

我能够参加南岸区老年书法班学习,并成为书法家戴三七先生的一名学生,感到很荣幸。戴老师不仅教我们书法基础理论知识、书写技法,还十分注重学生书法素养及书法兴趣爱好的培养。作为他的学生,能够与他一道走近书法,并一道理解品味书法带来的快乐,真是我人生中高品质的文化生活享受。近些年来,我咛听戴老师讲书法课,获益良多,对戴老师的了解也逐渐清晰,以下是我简略归纳的几点体会。


图片1.png

(戴三七老师在书写作品)
 

一、书法师长戴三七,书法人生写传奇。

戴三七 ,男 ,1944年9月生于重庆市(原属四川)忠县拔山镇一个书法世家。五岁开始习字。研习二王,临摹赵字,八岁即可书写对联出售,被当地的百姓誉为书画神童。十二岁时,因其书法精湛品位高。被拔山镇上"唐家石印铺"的老板看重。被聘为该印铺的"写手",写字供印刷制版。由此,声名大振,享誉八方。十四岁开始习写榜书,因此,与父亲二人的书法在当地小有名气。远乡近邻常常上门求字。被当地人雅称为"二代同书"(代、戴谐音)。几十年笔耕不辍,退休后这二十年从事书法研究和教学。

戴三七的书法兼有二王、赵、欧、褚诸家的味道。有评家说,其行书既有王体的飘逸潇洒,又有欧体的硬朗挺拔。他的书法作品具有浓郁的书卷气。七十年来他辛勤地耕耘在书法艺术的土地上,深深地吮吸着传统的精华而形成他特有的风格。对其作品细细品来,既养眼,更润心田。

戴三七的书法作品曾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各级大赛大展一等奖、二等奖、还有特等奖等。重庆卫视、文广新局网站等媒体都曾报道过其人其事,对传承我国优秀艺术与文化精髓作出了努力与贡献,其书法作品广为海内外书法爱好者或博物馆、图书馆收藏。

戴三七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重庆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重庆市文史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南岸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南岸区政协书画院副院长。

戴三七先生也是重庆南岸区老年大学发起者之一,是老年大学书法专业的拓荒者;是南老大《书画研究院》倡导者与领导;亲自参与书法教学和绘画、剪纸专业课教学, 用毛笔手写教材五本。融书法、古典诗词、绘画、剪纸一体多才多艺师,是南老大《师之范》优秀工作者。 



图片2.png


二、在南岸区老年大学及各种书法教学班的教学中,戴老师坚持以楷书体为教学的基础范本。他一直强调这几个观点:其一,楷书对于公众来说,其普及熟知度很广,所以戴老师的教学肯定是先学习楷书,因为楷书学好了,学员还可以去学汉隶,或者是选择去学晋行等行楷之类的书体,同时也正因为有了楷书的功底,所以涉猎其他书体才不会显得很盲目。其二、楷书具有广泛的实用书写价值。楷书既是修身养性,也是锻炼沉稳功夫的理想书体,同时它还有较为实用的广泛价值,国家公开发行的大刊大报多采用楷书体面世,更有如歌功颂德的碑文以及重要的殿堂及庙宇的题壁,经文书体等一般抄录都是由楷书书写而成,同时它的观赏价值也很不错,像在寺庙以及各种展览大厅之中,若是悬挂一幅精美的楷书,不仅能与其他的书体交相辉映,同时还能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可说楷书就是一种百看不厌的书体。其三,练习楷书可以增强笔法中的笔力,它不仅与执笔,还有运腕有关,而且它还会感受到点画的厚度以及深度,还有用笔的节奏,笔势等影响,而这些普遍的书法因素,在练习楷书中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若是后期能再涉猎一下魏晋小楷,则书法神韵中自具骨气。其四,培养细腻的精神品质。练习楷书,可以培养一个人细腻,精到的细节品质,这就好比我们在临帖练字的时候,若是一味的着重方笔,则刚而不韵,若是又单一的使用圆笔,则又会导致其字刚弱而无骨,同时你若是运笔太快或是运笔太慢,又会导致这个字太沉闷,臃肿。

当戴老师听闻某些青少年书法培训班,以彖书体作为基础教材后,他十分不解,戴老师认为这是某些所谓书法专家对青少年的一种误导,因为公共传媒几乎没有以彖书体作为主要文字载体的,更何况中小学教材及各种课本也从未使用过彖书体作为书面文字的。“楷法无欺”。楷书要求很严格,稍有点偏差,你自己也会看出来,楷书像一把尺子一样,“逼”着你把字写周正。有些人学习书法排斥楷书?究其原因就是楷书太难,著名的学者、书法家商承祚先生说过,学习书法,写歪容易,写正难。

戴老师说,魏晋之时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初学写字,讲究练习点横撇捺等八种类型的基本笔画。而且以永字为例,对八种笔画的书写作了剖析。魏晋以来我国历朝历代都使用的是由这八种笔画构成的汉字。大家应该知道。秦朝的小篆被汉隶所淘汰;汉隶被魏晋定型的今楷所淘汰。现在我们国家的报刊、书籍、教科书、国家以及社会各种交流都是使用的今楷{八种笔法构成的}。书法(写字)就是对印刷体的手写体,为了把字的笔画和结构弄清楚,历来写字都是以楷书入手。而且还要把楷书基础打好。基础差了,写行草的点画或结构也是不容易写到位的。俗话说,基础打不牢,是修不起高楼大厦的。学书法也一样,基础不好,必定走不远。 


图片3.png


三、坚持教学过程中选用中国历代名家名帖作为教学的蓝本及参考教材。戴老师说,在书法教学中,选择我国历代书法名家的名帖作为教学范本这很重要。书法被称为艺术中的艺术,学习书法需要从古人名帖练起,这符合“书如其人,书为心画”的艺术规律。古代名帖是经过历史沉淀的书法典范,选择与自己气质性格相一致的范本作品,对学好书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选好古人名帖才能打好书法的基本功,为练好书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一个初学软笔(毛笔)书法学生一开始学习书法就选用现代人自创的字帖,那底蕴就会明显不足,练习的效果就要逊色多了,也难以成就书法大器。

当然,练习书法也须入古出新。入古就是从练习古人的名帖开始,出新就是练习书法成熟后的创新,这个过程不是三五年的事情。实际上,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不仅初学者要练习古帖,即使有一定书法基础的人也还需要继续练习古人名帖。在习书者的队伍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许多有一定书法成就的人,仍在继续练习古人名帖,只是选用不同的古人名帖而已,有的人是练习了一辈子的古帖。中国文化内涵浩如烟海,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和玄机,只有练习古帖,才能沉迷于中,才能与古人对话,才能与古人交流,才能情系古风,获得书法真知。

书法被称之为艺术中的艺术,就是说书法艺术是一门最难的艺术,不是一个人几年功夫就能学到家的。当然,练习书法达到一定功底后,也需要有一定的创新,这就是入古出新,这是一个练习书法的漫长过程,有的人练习了几十年也难以出新,就是说练习书法既需要勤奋,也需要天赋。可见,对于初学毛笔书法的人来说,一定要从练习古人名家之帖开始,只有这样才能入古,才能练出古味的字体来,如果选择当代名家的字帖,也就少了古风味,其书法艺术就会打折扣了,这就是初学者练习书法从古帖名家练习的重要原因。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戴老师引导我们重点学习过颜楷、赵楷、欧楷,对喜欢隶书的学员,戴老师对《曹全碑帖》等书帖也进行了讲解;行书教学中学习过王羲之的《兰亭序》行书范本,学习草书我们学过《孙过庭·书谱》等,虽然学员的写字水平参差不齐,但我们听戴老师讲课却获得了广博的书法知识。 


图片4.png


四、坚持现场评改学员课余作业,并现场示范手书作品。教师书写示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书写观念和技巧。通过观摩戴老师的书写示范,学员可以了解到书法的基本构造和规范,从而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戴老师的示范还可以为学员们提供一个实践参考,引导他们在书写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达到更高的书法境界。

戴老师常说,笔耕千日,胸中有墨,方能挥毫自如。戴老师每次点评学员作业都能做到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而后又用自己的书写为学员作出示范,让学员自己去认真体验书写的过程。同时,戴老师平时讲课的手书作品,亦提供给学员们收藏,广大学员也以能得到戴老师的手书作品而兴奋不已。

五、坚持对现而今风行的所谓的吼书、稚体、丑书等书体持批评态度。戴老师说,在我看来,写什么书体都无所谓,你可以自己在家里研究,小圈子里欣赏,这我们不反对;但是你不能大张旗鼓地张扬并歪曲事实,以创新和艺术为幌子来破坏中国传统文化,这就损害了公众的利益了,这不仅是你个人的问题,而是涉及传统文化是否能得到传承的问题。不批判就会形成一股歪风,进而影响到社会风气,不良的社会风气就会导致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混乱,从而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后代的价值观,这才是我们所要反对的。有的丑书倡导者,整天把这种怪诞的行为艺术当成一种资本来炫耀,无形之中给一些年轻人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就会造成认真写字没用,胡涂乱画是本事;努力工作没用,搞古怪艺术才是正道,这种畸形的人生观一旦成风气,将会给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带来不可挽回的灾难。所以我们要抨击,要批判,是因为你的行为已经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影响到了我们所有书法人,包括影响到了我们子孙后代的的文化观和审美观。

六、坚持带领学员参与社会单位组织的书法活动,走进社区举行书法展示及书法普及活动。在这些接地气的活动中,学员和各位书法爱好者泼墨联欢,用毛笔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用作品传递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文化自信的坚定;开展健康有益的书法活动,不仅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了一个爱学习、易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营造了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各位参加书法活动的学员说:“书法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经常练习还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希望以后多参加这类活动,书法也是一个练体练心活动,我们要长期将毛笔字写下去。”


图片5.png

(戴三七老师与本文作者曾绍仑合影)


戴老师是一位很随意的老人,简朴的中式装,慈善的笑容,热情与可亲,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听他讲课更是一种享受,从中可以了解书法的发展历史,受到古典诗词的熏陶。


文/图 曾绍仑


鸣家简介:曾绍仑,网名可之绍仑,作家、诗人。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南岸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南岸作家》主编。历任中国兵装集团重庆长江电工集团公司职工培训中心(职大、技校)副书记、副校长,公司计划处处长、公司首任董事会秘书,宣传部部长等职务,曾任重庆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市慈善总会慈善文化基金副秘书长,《重庆慈善》杂志副总编。于1980年4月开始在《四川日报》副刊发表散文,随后四十余年间笔耕不断,在团结报、中国军转民报、四川日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商报、世界日报(泰)、葡萄园诗刊(台)等多种报刊上陆续发表千余篇(首)各类文学作品,出版诗集《雨街》、《心路履痕》,作品被选入多种文学作品集,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文学作品奖,获2015年度中国城市文学优秀诗人称号。

8572910e25e0452a96762ec00bd95dde_副本.png

799a1ae3cdbf4a41a17cbccf46a1926b_副本_副本.png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华龙网”客户端“鸣家”专栏的所有作品,均为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鸣家”栏目或本人授权不得转载。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求其相关法律责任联系邮箱:125294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