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家】李波:张开济和重庆南开中学

2023-04-23 22:45:00 听新闻

2023年3月30日,非常建筑设计研究所创始人张永和和鲁力佳受重庆悦来投资集团邀请来访悦来,并作为“悦来庄稼”新建区域主创设计大师进行了项目实地考察。

2023年3月30日,非常建筑设计研究所创始人张永和和鲁力佳受重庆悦来投资集团邀请来访悦来,并作为“悦来庄稼”新建区域主创设计大师进行了项目实地考察。张永和是知名建筑师,被称为“中国现代主义建筑之父”,位于南滨路的“故宫南迁博物馆”项目就是张永和先生操刀进行改造设计的。考察期间,张永和多次提起他父亲张开济在抗战时期参与过重庆南渝中学(南开中学)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往事,无意间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

363016444fea0556c7.jpg

▲作者(右1)与张永和(右2)、鲁力佳在南开中学合影。

张开济,祖籍杭州,1912年出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新中国成立前曾在上海、南京、成都、重庆等地建筑事务所任建筑师,是首届“梁思成奖”获得者。作为建筑师,张开济有着辉煌的成就,比起他的履历,他的建筑作品更加为众人所熟知,如天安门观礼台、北京天文馆、钓鱼台国宾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等,有人评价他“设计了半个北京城”。在张开济半个多世纪的建筑生涯中,在重庆的这一段历史却很少被人提及。

1936年,张伯苓决定在四川办学,选定重庆郊外沙坪坝为校址,命严伯符、宋挚民、李达和自己的儿子张锡羊共同协助南开主任喻传鉴筹划建校。新校园地处偏远,规模宏大,建造起来十分艰难。早期由华西公司承担建造,后期工程更加复杂,张伯苓便令张锡羊筹建“新华兴业公司”以完成建校任务。

1937年夏,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战火迅速蔓延,8月爆发“淞沪会战”,11月20日上海沦陷。国民政府宣布中央政府和机构迁往重庆,这个内陆重镇一跃成为战时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市区建筑面积爆炸式增长。建设中心西迁,众多建筑师和建筑事务所也相继入西南地区寻找工作机会。

WechatIMG71.jpeg

张开济设计的南开中学手稿文献。

1937年春,张开济经基泰大老板关颂声介绍到成都新华兴业公司建筑部担任主任,他于战争爆发前入川就职,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主持建筑师。张开济的业务能力受到张锡羊的认可,后来将他调入严伯符管理的重庆分公司,更便于就近参加南渝中学的建设。

2019年南开中学近代建筑群纳入了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目录,也是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我曾经在重庆沙坪坝区文化旅游委员会工作,也了解到南开中学一直在寻找校区最早的规划设计者。

此次在与张永和的交谈中得知一些情况后,我立马给南开中学田祥平校长打了电话,向田校长汇报了张开济与抗战时期重庆南开中学的关联。

WechatIMG52.jpeg

▲作者(右1)与张永和(右3)、鲁力佳(右2)、冉孟凯在南开中学合影。

当天下午四点,张永和一行开启了重庆南开中学寻访之旅。我们在邓颖超题写的“南开中学”校名前合影留念。步行至南开中学图书馆时,张永和突然惊喜地呼唤我们,他抚摸着青砖老建筑上一条条红色的勾缝,告诉我们这就是他父亲提起过的当时南渝中学(现南开中学)最具特色的一处设计。

据学校冉孟凯书记介绍,南开中学前后共建了三期,过程复杂,在1938年建校初期,校长张伯苓在校友聚会中提到南渝中学(现南开中学)的建筑时要求:“第一,要美观;第二,要坚固;第三,要速成;第四,要价廉。

790526444ff0d83315.jpg

▲前排左2为张永和,前排左3为冉孟凯,前排左1为作者。

我国著名城市规划专家郑孝燮先生曾回忆:“张开济是我的老学长,当时物资紧张,他设计了沙坪坝南渝中学,即现在的南开中学,青砖砌成,红灰浆勾缝,既节省,又漂亮。”李海清在《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中记载,“据张镈回忆,汪坦证实,张开济于1936年在‘新华兴业公司建筑部’工作时设计的南渝中学教学楼——‘范孙楼’,其外墙用青砖砌筑,勾嵌灰缝用不同凡响的红色砂浆,使墙面产生有如阳光明媚的动人效果,世人无不称赞。”

沿着南开中学“三友路”继续前行,张永和看着熟悉的中轴线规划,再次验证了张开济就是南开中学的规划设计师一事。我们从郑孝燮、张博、汪坦等前辈的回忆与张永和的讲述中得知,重庆南开中学工程是初出茅庐的张开济接触大规模建造的开端。张开济与其他筹建者们在那时充分考虑了经济短缺这个关键因素,在造价低廉的砖木建筑中,用构造手法处理常见的材料以达到经济、美观、实用的综合效果,他们殚精竭虑追求高效和优质,克服困难解决校园自行供水、供电,采用就地取石等方式节约时间和劳力等,创造了高速优质的建造奇迹。

WechatIMG51.jpeg

▲左1为作者,左2为张永和,左3为冉孟凯。

张开济参与完成了校园基本格局的建设,尤其是作为校园骨干的中轴线空间,经过多次改造后,依然得以保留并且合理使用至今。南开中学这些建筑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刻写着抗战时期的烽火记忆,承载着南开中学的历史,也在一定程度上传递了张开济先生的精神力量。

张永和与重庆的缘分远不止他与“故宫南迁博物馆”“悦来庄稼”的设计之缘,如今还追溯到了他的父亲。几十年前,别人提起张永和会说,这是张开济的儿子。而如今,张永和也在建筑领域有了非凡的成就,享誉国际。这对“建筑父子”先后在重庆这座英雄之城留下了他们的作品。

触摸这些建筑,感受历史的厚重,也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座英雄的城市,一代又一代重庆人为城市建设发展做出的贡献、所寄托的浓浓深情,因为它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作者系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研究员。此文参考程力真《建筑师张开济》一书,感谢叶怡琳、汤玮浪的支持)


鸣家简介:李波,四川人,研究员。重庆市首批“巴渝新秀”青年文化人才,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重庆市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第一届设计艺术委员会特邀委员,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国家文旅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论坛专家。曾获四川省高校“优秀教师”,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系统先进个人,首届重庆文化旅游先锋人物。歌曲《又唱红梅赞》获重庆市“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主编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丛书•重庆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书系《重庆抗战遗址遗迹图文集》(重庆大学出版社),《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志》(重庆大学出版社)获重庆市“司马迁奖”。专著和研究课题获重庆市人民政府奖。

李波.png


尾部版权声明_副本.png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华龙网”客户端“鸣家”专栏的所有作品,均为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鸣家”栏目或本人授权不得转载。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求其相关法律责任联系邮箱:125294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