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家·杨清波】诗路人生:向求纬和他的诗集《巴山情》
2022-07-20 17:53:45 听新闻
【写在前面的话】昨日子夜,惊悉老同事、老朋友,重庆市作协荣誉副主席、万州区作协原主席、我的老领导求纬先生不幸仙逝,悲痛至极。
在万州,求纬老师先在负责文化生活版的副刊部做过我的主任,后在我任主编的《三峡周刊》做副手支持过我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我们一起共事近十年的好多快乐的逸闻趣事一下就浮现眼前,无论是一起下县采访讲着段子苦中寻乐的一路欢歌,还是在他家吃着城口野味大碗喝酒的奔放豪情,抑或是他在报社申请住房、职称或戒酒后拒绝别人劝酒时极富个性的表达……
印象中最深的有两件事情,一是时任万县市(重庆直辖前)市委书记的老同学光国同志某日到机关报《万县日报》视察工作,要是别人想方设法也会往上凑,他却千方百计要出去采访刻意溜;二是他开会发言经常会说“人一辈子就算活80岁也就29200天,现在一算只有1万多天了,活一天少一天,为什么不活真实点,快乐点,精彩点”。
最近一次与求纬老师见面是2016年2月1日,我回万州拜见15年未谋面的当时82岁的老朋友、中国知名书画家卫之祥,卫老为我题写对联相赠,求纬老师问讯赶来,在旁一起牵着对联欢乐畅快地交谈……本想这个暑期再到万州拜会各位老师、老友,未想竟然传来噩耗……
今天,谨用当年我以《诗路人生》为题评析求纬老师第一部诗集《巴山情》的文字,和六年前卫老题联相赠时与求纬老师相见的小视频,表达纪念和哀思,愿求纬老师一路走好!
2016年2月与卫老(中)和求纬老师(右)等合影
端着一杯浓浓的土茶,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向求纬在人生的诗路上从容而执著地跋涉。
终于,他的第一部诗集《巴山情》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面世了。
生活是一首歌么?人生是一杯酒吗?诗人为什么能从或浓烈或绵软的酒中品尝到歌的韵律,从或粗犷或纤细的歌中嗅感到酒的芬芳?
13年知青生活和7年山区工作的艰辛,打磨不掉向求纬为人的风骨和为诗的痴心,相反却成了他以诗这种方式直面人生的取之不尽的源泉。
“山弯弯哟,水弯弯,/幽谷回音千百转,/婆孙三代探亲人哟,/扶老携幼走巴山……”一曲《探亲谣》,几多甘苦情。当这些浓郁朴质的诗句风一般扑来,我不仅为蕴藏其间的醇厚甘美的民歌风味所陶醉,更为婆孙三代明知“山弯弯,水弯弯”却愿久住巴山,与亲人一起建设巴山的宏愿而感慨。
从民风十足的《探亲谣》《当归谣》《喊海谣》,到新颖别致的《大邑原始林即景》《大邑原始林抒情》;从情深意切的《知青的妻子》《背二哥的妻子》《纤夫的妻子》等“妻子系列”,到充满时代气息的《小城球迷》《三峡女子》,诗人以其敏锐的艺术触角和永不衰竭的诗心,去感知这个美丽而纷繁的世界,在诗情难抑的时候,就伏案疾书,喷薄出一首首独具风采的华美诗章。
如果说善和美是向求纬诗歌中的永恒主题,那么,执著、坚贞却是诗人最可宝贵的人生和艺术品格。当改革的南风窗开启,阳光和苍蝇都争先恐后地光临这片曾经与世隔绝的土壤,形形色色的艺术思潮和文学流派搅得一些人眼花缭乱的时候,诗人既不固步自封,又不随波逐流,而是用眼睛更加深情地关注生活和时代,以心灵更加敏捷而真诚地感悟人生。于是,他的“目光冷峻,枪法冷峻”的《猎人》和“读了半辈子山林”而今终于“读到了尾声”的《猎枪》诞生了。“听
说他碰上一群猴子/一枪一个一枪一个/剰下只老母猴和他的枪口相对/连连地摇手连连地嘶鸣/连连地作揖向他移来”。此情此景,已感染力十足,诗人却继
续写道:“在地上刨个浅坑垫上树叶/母猴乳头垂下几点痴望/提起两只僵硬的幼猴/用乳汁涂白小嘴唇/母猴做完了这件事情/仰天长啸 义无反顾/爬到枪口下扑通跪倒/悲壮地闭上眼晴”。面对如此温情悲壮的场景,只要是良知未泯,谁还会扣响扳机?这些朴实、隽永,撼人心魄的诗句,不仅是母爱永存和美好人性回归的赞歌,而且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在物质和精神世界两个领域都不能用文明毁灭文明的重大主题。
长长3600行诗句,每一行都是诗人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每一行都镌刻着诗人对人生和艺术的特殊玩味和执著追求,千字短文无法一一述及。正愁不知如何结尾,《三峡女子》飘然而至。“与其去巫山瞻仰那位神女/不如就近瞄一眼村姑/那种含糊不清的气质/现代和原始都无法注释。”也许,“现代和原始都无法注释”,正是对向求纬及其诗集《巴山情》的一种特殊注释。
(原载1992年9月12日《万县日报·文化生活版》头版头条)
图片摄影 杨清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