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家】李立峰:鹤去青山空——我的大姨

2021-05-16 07:00:00 听新闻

山岗。竹林。瓦房。夏雨。白鹤。远方。清晨,突然接到大姨过世的消息。心头猛然一颤,既感到十分意外,又感到十分沉痛。

山岗。竹林。瓦房。

夏雨。白鹤。远方。

清晨,突然接到大姨过世(7月5日)的消息。心头猛然一颤,既感到十分意外,又感到十分沉痛。

大姨年龄不大,只有六十五岁,儿女双全,家境尚好,本该是儿孙绕膝,尽享天伦的年华。偏偏近年身体不太好,受疾病困扰多年,无缘享福,如今突然离世,留下的是无尽的遗憾和悲伤。

老天,有时并不公平。

由于距离遥远,不能当面送行,只能委托家中弟妹,代为哀悼。而心中的哀思,只能在字里行间来缅怀。

VCG211222466598.jpg

大姨有弟妹七个。在自然灾害时期,养活这一大家子,显然并不容易。大姨懂事早,十几岁时,每天一大早就要去采野菜,以作一日三餐。由于家里弟妹多,大姨还自然承担了做家务,甚至是养家糊口的压力。也因此,大姨失去了上学的机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做家务和照顾弟妹上。大姨毫无怨言,为家庭默默的担当和付出,赢得了弟妹一生的敬重。作为老大,担当和威望就是从小打下的基础、种下的基因。

大姨结婚前,大姨夫就靠贩鱼为生。大姨夫老实本分,吃苦耐劳,常年为了赶早市,天不亮就出门了,风雨无阻,一般到下午罢市才回家,靠长年累月的辛劳,维持一家生计。

大姨结婚后,家里分工明确,大姨夫负责挣钱养家,在家甘当二把手,家里大小事,多由大姨操持。三个子女由大姨管带,其间的辛苦不言而喻。除了相夫教子,大姨也不闲着,一把缝纫机常年不停,靠零活补贴家用。家里子女多,还要上学,当时经济状况并不宽裕。还好,在一家人的共同奋斗下,苦日子都熬了过来。

大姨家是中国寻常家庭的一员。很多同龄人可以在她身上,看到长辈们生活的影子,看到时代流过的印迹。他们经历的苦难,他们表现的坚毅,时常超出我们的经验和想象。

大姨家住在坡顶的厂院里,是县城郊普通的一条巷子。房子是三室一厅,厨房在庭院里。

屋后是一片大竹林,那是孩子的乐园。曾经暑假,和几个老表在里面捉迷藏、荡秋千、捉知了。再往后,是稻场、成片的山岗和田地。再远处,是黑渡桥所在的引水灌渠,一直延伸到东方红水库。

小时候在姥爷家长大。从县城西边的姥爷家,去县城南关的大姨家,一般都是走路,沿河边马路一直走,当过了黑渡桥,就离大姨家不远了。

小时候,大人最怕小孩玩水,特别是灌溉放水的时候,容易溺水。但总有大胆的小孩,偷偷下河游泳,或者踩在窄窄的渡桥边走来走去。看上去让人心惊胆战,但孩子小时候就是这么淘气。

城郊居住区人多嘴杂,大家族常抱团对外,邻里之间关系非常微妙,偶尔会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得不可开交。大姨家夹着两户同姓之间,虽然免不了有点矛盾,但由于大姨善于处事,忍让克制,邻里间相处比较融洽。

VCG41615207178.jpg

大姨有三个子女,老大毕业后在北京创业,老二毕业学了技术在县城开了修车店。两个儿子结婚、女儿出嫁、儿子建房等家里大小事,都是由大姨在家招呼、安排。

大姨的能干是公认的。她总能把一大家的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对儿子、儿媳一视同仁,从无怨言。

大姨的子女非常争气,成家后非常孝顺,婆媳关系非常融洽,从来没有吵过架、红过脸,这在当下任何一个地方、一个家庭,都是相当不易。大姨的大度和忍让,对家庭的付出,赢得了每个子女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敬重。

两个儿子成家后,事业逐渐有了起色,家庭逐渐殷实,先后盖了独栋三层的小洋房。大姨又开始带孙子孙女。大儿子常年在外,他的两个子女都是大姨一手带大的,房子也是大姨招呼建好的。

大姨家秉承了姥爷家优良的家风,并且还发扬光大。一家人团结和睦、尊老敬幼、忠厚善良,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本该是享清福的时候,大姨却做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在两处房子建好后,大姨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不听子女规劝,坚决搬了出来,把竹园边上的小池塘填了起来,盖起了一室一厅的小房子,和大姨夫住在里面,任由大老表的房子空空荡荡,任由原住的二老表一楼房子闲置。

第一次看到小房子,房间很矮,干净但很简陋,心里颇有点不是滋味,也不是十分理解。但大姨却过得很自在,笑着说这样心里坦然,也不妨碍照看孙子孙女。

在我们老家,是有分家的习惯。子女长大了,和老人分开住,标志着成家立业。但多是子女往外搬,老人外搬的极少。

但大姨性格就是这么强,说一不二,总是为子女着想,而不是去坐享清福。大姨的一生都充满了牺牲精神。

印象最深地是,不管什么时候去大姨家,她的家里总是干干净净,井井有条,让人不好意思把垃圾随手乱丢。这就是一种氛围,有秩序,有教养,有规矩,是从小养成的好习惯。

一个家庭的整洁、文明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人的自律,特别是当家人的示范。在这方面,大姨身体力行,坚持了一辈子,也让几个子女受益匪浅,家庭和睦,子女孝顺,从无纷争,让一圈亲朋赞叹有加、敬佩不已。

其间,大姨长期的操劳和隐忍,也为其之后身体积劳成疾埋下了隐患。

VCG21gic19544846.jpg

上学后,只有逢年过节才来大姨家拜年。在外工作后,回家更少,每次回老家,亲戚朋友都要去看一看,大姨家是必去的。

近年来,听说辛劳、遗传等原因,大姨患上了心脑血管疾病,开始常年吃药。子女们非常孝顺,轮流照顾。但因为患的是慢性病,一直未彻底治愈,病情也是时好时坏。

去年底,有事回老家,雪中去看大姨,结果小屋门紧锁。后来打电话才得知,大姨因病重住院。赶到医院看望,大姨起身已经比较费力,两个儿子和大孙女围坐桌头。老表说,大姨刚出院没多久,之前她非要坚持出院。当时看上去,大姨精神状态还好,虽有疾病在身,但仍很健谈,对我们关心有加、嘘寒问暖,还不忘说一些客气话。没想到这次看望,仅是最后一面!

后来连日大雪,匆匆离家,没有来得及再去看望,至今仍觉得愧疚,为什么不多去一次?

再后来,都是电话中了解到大姨家零星的事。直到姥爷去世,大姨还拖着病体,两次去送行,尽作为子女的孝心。她对人说,最大的担心是走在姥爷前头,现在终于放心了。谁知道,20多天后,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她就和姥爷、姥姥团聚去了。

如今天人相隔,只能在异乡,用文字寄托哀思,用电话表达哀悼了。

鹤去青山空,亲在故乡近。不悲人生苦,清名万古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华龙网”客户端“鸣家”专栏的所有作品,均为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鸣家”栏目或本人授权不得转载。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求其相关法律责任联系邮箱:125294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