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家】张涌:寒松纵老风标在(一)
2021-03-26 07:00:00 听新闻
这是张涌牵头寻访写生民盟历史遗迹所写的综述性文字。访先贤遗踪、寻前行风标、办专题画展,这项工作有意义有深味。3月19日,“寻踪师矩——民盟历史遗迹中国画专题展”在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上清寺)开幕。展览由民盟重庆市委会、四川省委会主办,重庆民盟画院、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北碚美术馆承办。共展出了80位画家的100幅作品,涉及的民盟历史遗迹包括重庆、四川、江苏、云南、上海、陕西、浙江等地民盟历史遗迹60余处。
——编者
一
那天的昆明,有些许初冬的凉意,但并不冷,甚至有点惬意。我婉拒了要继续陪同的正铭、海波等几位朋友,独自徜徉在呈贡老街区,仰视独立苍穹的魁阁,轻抚一侧的百年寒松。每到一个地方,我都喜欢留一点时间独自寻访历史遗迹,体悟无拘的随意、幽探的禅意、旷游的诗意。
“隔江红尘炽,心窗久无光。开示本无所,教化成永殇。纵有遗踪在,何处觅慈航。我欲一浩叹,几水正茫茫。”这是我独处江津石佛寺时的感悟。那个尚未开放的古佛遗址,是去年的全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与江津城一江之隔,却超然出尘,能听江声远播,能看云卷云舒,令人生发出世幽思。
人生其实就是在出世和入世两种状态间不断切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昆明,我面对的是另一种状态,入世的状态。
几十年前,一帮知识分子在国难当头、沧海横流时刻慨然入世,唱响“南渡北归”的大戏,悲歌慷慨,响遏行云!尤其令人感佩的,是民盟的那些先生们,比如李公朴、闻一多,比如费孝通。
这次到昆明,就是参加纪念费孝通诞辰110周年活动,寻访先生旧踪。此前,民盟中央在他的家乡江苏吴江主办了“中国现代化新征程暨纪念费孝通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昆明主办这次活动,是因为云南是他的第二故乡。先生自己总结说,云南是他“学术生命、政治生命和家庭生活的新起点”。
“家庭生活的新起点”,是指先生此前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1935年,费孝通与志同道合的王同惠结婚,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离开北京前往广西大瑶山做人类学调查。费先生误落捕虎陷阱,妻子找人营救、不慎坠崖罹难。
我一直以为费老将晚年巨著命名为《行行重行行》,语含双关,有奔走国是至死不息之意,也有藉以告慰亡人之意。“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然而那是人天永隔之别,重情重义的费孝通一生未曾释怀。
当然,以费老的格局,不可能局促于儿女私情。他在云南8年,有5、6年时间在魁阁领头从事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成果丰硕。魁阁成为中国社会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今天,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魁阁是那一代知识分子在乱世中清刚自守、砥砺奋发的历史见证。从《江村经济》到《行行重行行》,志在富民的费老一生在行行重行行中走向中国社会学、走向参政为民的高峰。他躬身笃行的作风、开宗立派的学术建树以及“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的参政履职理念,使之成为民主党派的旗帜性人物。他和他的团队为一座平常旧楼阁赋予了崭新内涵——魁阁精神,成为民盟精神品格的重要内容,成为烛照后来者的航标灯。
被赋予民盟精神品格的建筑,在昆明还有西南联大旧址、李公朴闻一多遇难地、北门书屋等。当然,比诸昆明,重庆就更多了,特园、育才学校旧址、挺进报旧址、沈钧儒旧居、梁漱溟旧居、国民参政会旧址、复旦大学旧址......40余处民盟历史遗迹宛如一棵棵劲松、一道道风标。
图/文 张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