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家】杨清波:“新闻眼”里看三峡——深圳特区报业大厦三十八层楼上的思绪
2020-10-15 11:20:00 听新闻
14日上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
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
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
总结出特区40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积累的
十条宝贵经验
也勾起我2008年第一次到特区感受到的
开放魅力和万丈激情
特别回忆起1999年随“三峡回音壁”新闻采访团
赴广州、深圳、东莞等地采访
站在当时有“全球报业第一楼”之称的
深圳特区报业大厦38层楼“新闻眼”会客厅时
奔涌出的万端感慨和万千思绪
特将当年采访后写下的反思和收官之作
《“新闻眼”里看三峡——
深圳特区报业大厦三十八层楼上的思绪》
发布于此
谨献给曾给予我无穷动力、爱不能往的深圳特区
和那些青春勃发、激情燃烧的岁月
(个别词句有补正)
……
“新闻眼”里看三峡
——深圳特区报业大厦三十八层楼上的思绪
杨清波
谁都需要反躬自省。因为只有以批判的勇气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切实修正奋力前行,才有可能超越自我,走在时代前列。
——题记
“全球报业第一楼”不在美国,而在中国深圳!
难怪1997年参加世界报业协会年会的几十个国家的朋友,一踏进匠心独具的新闻“巨舰”造型的42层《深圳特区报》报业大厦,就为一股浓烈的开放气息所震撼,禁不住发出啧啧称赞。
4月下旬,“三峡回音壁”新闻采访团也从三峡库区奔赴深圳特区,感受着这栋大楼里一直鼓荡着的东方风。当记者倾听着深圳及深圳特区报人近乎天方夜谭般神奇的创业故事,走进38层楼上的“新闻眼”,俯瞰由人流、车流、建筑流、信息流、观念流交响出的中国改革开放最亮丽的风景线时,不由你不感慨万端,思绪万千……
羊城晚报有关负责人在“三峡回音壁”新闻采访团旗帜上签字
这思绪,又飞回梦萦魂绕的故土——三峡。
连日来,采风团一行在珠江三角洲踏浪奔波,无时不受到南粤风潮的侵袭,真切地感知到万州与广州、库区与特区的漫长距离。
最大的距离只在一个字:人。人的思维,人的素质,人的观念,人的干劲。
采访到沿海发展的重庆人,听他讲述那里的开放故事
我们似乎总在反思(包括本文也不例外)。但阵阵反思、阵痛、呐喊潮涨潮落之后,三峡的江岸仍是涛声依旧;
我们似乎总在等待(包括作者本人)。但在历史的沉醉中等待未来的馅饼而不抓住每一个今天去努力,结果只能是等来等去一场空;
我们似乎有着研究意识形态胜过研究经济工作的天然热情和优势。但几句撩人心扉的口号和一腔不断重复的空谈终究抵不过一步实在的行动,不能换来真正的效益;
我们似乎求官者多于求事业者,许多人至今没有走出“官本位”意识,这种仅仅将做官作为人生追求的人能对万州做些什么……
每一个人和故事,对当时的内陆人都有着无穷的魅力
“新闻眼”里的深圳则完全不同。他们是在实干中反思,在反思中实干;他们不懂得等待只知道创造;他们把经济工作牢牢放在首位,然后从经济实践中升华出一种精神反作用于经济发展;他们认为做官一时、事业一生,为官只是人生价值体现的一种形式,为官必须为事业……
也许,新闻便是一个地方最明丽的眼睛,透过这明眸,更能看清三峡库区与深圳特区的差距——
热情、谦逊的《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陈君聪在接待采访团时,一听说《万州日报》即将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就风趣地说:“与你们相比,我们是小弟弟了!”
在党报《万州日报》发表后
又在党刊《万州》杂志和全国多家媒体刊发
的确,当1984年《万县日报》以几代人的心血和努力受到表彰,成为全国地市报中的一面旗帜时,《深圳特区报》才创刊两年。而这两年,是在仅有10多位工作人员,没有印刷设备,编辑、记者只能在一间小铁皮房里办公的条件下走过来的。
当《万县日报》不断地按照既定的成功经验,努力探寻着办好报纸、争夺全省甚至全国新闻奖并取得丰硕成果的时候,《深圳特区报》将“效益”二字提到了全报社发展的战略高度:首讲社会效益,将报纸办得让领导放心、读者满意、新闻界同行认可;更讲经济效益,身为经济特区的一张党委机关报,要努力实现遵守新闻纪律、尊重新闻规律前提下的最大经济效益。
当我们在不断塑造典型人物、反思落后封闭、为“正宗三峡人”有无遗憾,也为一条路、一个塘甚至一堆垃圾大肆讨论之时,《深圳特区报》则在报道土地首次公开拍卖、蛇口模式和创造“三天一层楼” 深圳速度的经验,传播土地使用权买卖观念,“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观念,竞争投标的市场观念,人才流动、竞争上岗、自由择业和承包经营、股份制改革、按国际惯例办事等新观念。
在特区采访,天天都活在冲击、忧患和开心里
特别是1992年率先报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和“猴年新春八评”风行海内外,推动掀起了深圳及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热潮。尤其可贵的是,《深圳特区报》也以改革、开放的精神,吸纳所有报道中能为我所用的改革、开放经验,谋求着自身的高速发展。
所以,当1997年《万县日报》以脆弱的身心承受着行政体制调整可能带来的动荡和惶恐时,初创时对开4版周一刊的《深圳特区报》这时已日出超过20版,发行遍及全国并已走向海外,报社已基本拥有现代报业集团规模的三报一刊,并创下了10亿元的家产,成为深圳市纳税大户,42层楼的报业大厦也作为报社15岁生日的礼物,屹立在新的深圳市中心区。
当1999年初,万州日报社党委以崭新的态势决心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实施“两报两刊”发展战略,使计划经济时代在全国地市报中领尽风骚的《万县日报》能够再次脱颖而出,万州日报社能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雄风再起时,世界一流的维也纳交响乐团正在《深圳特区报》的演奏大厅里交响贝多芬的“命运”和施特劳斯的“绿色畅想”,那完全符合高艺术水准要求的演奏大厅令世界一流的艺术家们陶醉,也令坐在7000多元一把的靠椅上的数百名听众陶醉……
这就是三峡库区与深圳特区的漫长距离!
距离意味着潜力,潜力渴望着动力。面对《深圳特区报》每天有122份进入中南海的待遇;面对目前《深圳特区报》日发行量40万份,其中75%系自费订阅,每天内地发行10多万份(全国大中城市及98%以上的县都有长期订户),市区零售每天8万份,通过香港向海外每天发行2万份的现实;面对从1994年以来广告收入连续跻身全国报纸前5名,1998年达3.8亿元的业绩……我们有许多话想说,又有些说不出来!
有一种激情,是按捺不住的新闻反思的冲动
置身椭圆形的“新闻眼”里,不用麦克风只需找准位置,你的发言便会回音阵阵,让人顿生一种和谐的追赶世纪脚步的感觉。莫非这也是“三峡回音壁”新闻采访团找到的极富震撼和启示意义的回音?
冲动——激动——震动——不动。这是多少这样团那样团走出三峡再走回三峡的固有轨迹。今天,当我们把南方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报道出来,引起各界极大关注,并协助党委、政府、企业解决一些对口支援中的疑难问题之后,我们自己再也不能重走这老路了——尽管压力很大,阻力多多,但不改革就不能发展,不发展我们还有什么出路,难道还准备再被人家拉后几十年?
置身时代感极强的“新闻眼”里,感悟着深圳从20年前的小渔村演变成今天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沧桑风雨和神奇魔力,极目回望封闭、落后的三峡,不明白为什么奇迹总在别处发生。
新闻肯定是一个地方最明丽的眼睛。当深圳创造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时,《深圳特区报》也在努力创造中国报业发展的奇迹。那么三峡呢,万州呢,万州日报社呢?
什么时候,我们能站在属于我们自己的“新闻眼”里,俯瞰中国改革开放较蒙昧地区也开始流淌出人流、车流、建筑流、信息流、观念流交响出的亮丽风景线,再极目远眺南中国的深圳……
有一种酸爽,是在海上冒雨驾船狂饮的奔放
江泽民总书记在《深圳特区报》创刊10周年之际,曾亲笔为之题写了7个大字——改革开放的窗口。这“窗口”,不正是特区报事业大厦的设计师和建筑师们独具匠心安装上去的“新闻眼”么?
在这可以以38层楼的高度和视野扫描世界的“新闻眼”里,我读懂了也看清了生我养我的三峡。
三峡,一个正在艰难而奋发跨越世纪的世界之窗!
1999年4月原载于《万州日报》三峡回音壁作品辑
后发于《万州》杂志和全国多家媒体
备注:《万州日报》前身《万县日报》,后与《三峡经济报》合并后,《三峡经济报》更名《三峡都市报》,《万州日报》停刊。历史的轨迹趋于复杂,但每一步都折射出时代和行业的曲折与前行。
最后,让我们铭记深圳特区40年积累的十条宝贵经验,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好、更快、更稳!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