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家】张涌:碚城清淑
2020-09-03 11:00:00 听新闻
近日拜谒杭州西泠印社,依孤山老松,沐西湖烟雨,读《西泠印社记》,颇多类比联想。印社首任社长、融金石书画于一炉的吴昌硕写到,“西泠山水清淑,人多才藝”。我由此想到重庆,虽史称3000年、地广1000里,而堪称清淑者,唯有北碚,唯有北碚的缙云山、金刚碑。
论山水之胜,孤山远逊缙云山的雄奇俊伟,西湖则缺了嘉陵江的纵逸跌宕、少了金刚碑的沧桑斑斓。一道“缙岭云霞”,足令北碚在巴渝十二景中卓然独立,占尽风光。
然而清淑,却不仅仅是胜水嘉山。我30年前第一次随山水画老师陈道学先生户外写生,在北碚小三峡逗留一周,后来又进修于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大学)美术系,盘桓北碚三年,却对其清淑体会不深。近日读清代黄宗羲《永乐寺碑记》,恍然有悟:“天地间清淑之气,山水文章,交光互映。”
是的,交光互映,乃称清淑。正如西泠,除了有潋滟水光与孤山松涛的交响,更有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等巨臂硕儒,有独霸天下的金石篆刻研究。
而北碚呢,自有唐以降,不少顶级大腕流连此间山水,陈子昂、杜甫、王维、李商隐、周敦颐、冯时行……写出了众多关于北碚的惊艳诗篇,演绎了山水文章交光互映的胜景。最有名的肯定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一首“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让巴山震古烁今。据明代曹学佺在《蜀中名胜记》记述,这里的巴山就是缙云山。现代则有梁漱溟、老舍、梁实秋、晏阳初、吴宓……有诞生此间的《雅舍》、《四世同堂》、《中国文化要义》,有梅花山的忠魂浩气。人事风物和道德文章,共同书写出刚柔相济、清新峻拔、清和雅正,使这个小城清淑之气,不绝如缕。
《中国文化要义》是民盟创始人之一、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的代表作,1942年着手撰写,1949年6月完稿,正是他在金刚碑开办勉仁中学和勉仁文学院期间。当年,梁先生还请了一个叫唐宦存的逃难学生帮他抄写。四个月前,我采访过这位据说是梁先生在重庆的最后一位学生。唐老一生对梁先生景仰有加,文革后与梁先生交往频仍,出版有研究梁先生的专著。梁先生多次给他题词,1984年6月在唐宦存的笔记本上题到: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这是梁先生对追随他一生的老学生的鼓励鞭策,也是先生的自我写照。
我想起了80年前那个著名论断——虽然不是针对梁先生,但契合于他,也契合于他的同路人。那是1937年春,民盟首任主席、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在《蜀道.蜀游百日记》中评价北碚:“与其说因地灵而人杰,还不如说因人杰而地灵。”引发黄炎培感慨的,是他的莫逆之交卢作孚。1927年春,卢出任峡防团务局局长,清剿匪患的同时,在北碚进行乡村建设实验:修公路,办农场,建工厂,辟公园,设医院,修建体育场,建立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各种学校。数十年的乡村建设,使北碚成为清洁、美丽的花园小城。
卢作孚与梁漱溟、晏阳初一道,被称为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三杰”。这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物不约而同汇聚北碚,进行乡村建设,留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勉仁书院、育才学校、兼善中学等珍贵文化遗产。他们的乡村建设,内涵有别,形式各异,但情结一样,期许相似,途径相若,都是文化引领、教育主导、民生是求。北碚成为他们践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试验地。
先哲的脚步渐行渐远,但他们的探索思考、他们的道德文章,使北碚的清淑之气永远萦绕在缙云之巅、嘉江之上。
更为难得的是,他们的乡村情怀、乡村使命将为今天的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丰厚的文化养料。
梁漱溟晚年在接受美国汉学家艾恺先生的访谈时,留下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话题——《这个世界会好吗?》。我想,乡村美丽,天地清淑,这个世界一定会更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