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家】邱驷:疫情期间宅家里,陪伴孩子乐忘忧
2020-02-11 10:00:00 听新闻
近日在微信圈里看到一个小视频,一个只有几岁的非常可爱的小男孩边哭着给对面的一个女性(也许是妈妈,从声音里可以听到是个年轻女性)“讲道理”:
小男孩:如果不让我出去玩,这是很不好的事情!
妈妈(温和地解释道):但是有病毒啊!
小男孩(非常大声地告诉妈妈):我看不见,我迫不及待想去跟病毒一起玩!我……
小男孩很委屈地哭着,看来已经为此事烦恼痛苦一阵了!
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孩子们迎来了一个外出受限制、寒假时间长、有父母陪伴的超长假期,对于那些幼小的无忧无虑、整天蹦蹦跳跳、精力充沛的孩子来说,已经习惯定时找小伙伴玩耍,要让他们整天宅在家里不出门,确实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他们的认知还不能明白,病毒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更不知道有多大危害?既然病毒可以在外面自由自在地,我为什么不能?所以会童言无忌地说出“我迫不及待想去跟病毒玩”之类的话来。
那么,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家长如何在家里科学、合理地陪伴孩子呢?
首先,要像在幼儿园一样,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午休和睡觉,上午和下午定时给孩子加餐,不要打乱了生活节奏,否则会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其次,家长可以从网上找到一些适合孩子年龄段的解读病毒的绘本,带着孩子一起看,让孩子知道病毒到底是怎么回事,被病毒感染后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让孩子对病毒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消除孩子的恐惧和担心,并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等。
第三,可以通过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一起绘画、手工、阅读、拼图等活动,不仅可以分散孩子外出玩耍的注意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第四,可以通过视频聊天,让孩子与小朋友们多交流,还可以开展一些趣味比赛,比如做广播操、唱歌跳舞、整理房间、背诗词讲故事等,也可以与熟悉的亲戚多交流,这样会减少孩子的孤独感。
第五,防控疫情期间,正是开展亲子活动、增强亲子关系的绝佳机会,因为平时反倒没有这么多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比如,可以通过教孩子一起择菜(同时也教孩子认识蔬菜)、做糕点、把饭菜摆成图案装盘、整理房间、一起做游戏(比如手指游戏、角色扮演等)、做儿童广播体操、亲子瑜伽等,这样不仅增添了生活的乐趣,也增进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而特别要提醒家长的是,做父亲的,平常相对比较忙,在家里的时间相对较少,更应该利用这段时间,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幼儿园老师以女性居多,而男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不妨把疫情视为一个增进家庭情感的机会,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战胜疫情。
图片来源:东方I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
重庆明亮心理咨询所创办人,心理咨询师,EAP项目管理师,心理督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IACMSP)会员,重庆市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创伤康复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学校心理健康研究会理事,中国流行色协会拼布色彩与艺术研究专委会委员。从事咨询行业22年,主要集中于青少年、压力管理、抑郁症领域的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及讲座工作。
咨询和点评案例被CCTV“走近科学 ”栏目拍摄成“别让我孤单(上、下)”和“追踪无名火(上、下)”;作为嘉宾参与制作的节目“最浪漫的事”获重庆市政府新闻奖2006年度一等奖、全国广播电视大奖、全国城市广播联盟2006年度二等奖;2012、2014年获腾讯大渝网第三届医者仁心腾讯微博名医奖、第五届医者仁心大渝医导好医生。
担任过东方卫视、重庆电视台、重庆经济电台、重庆都市电台等的嘉宾主持,是原《知音》网络版、大渝网、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课堂内外》、《新家长报》等媒体特聘心理专家。撰写了《养生保健师》中的“布艺养生”、《绘画心理分析疗愈的应用》中的“拼布疗法在绘画心理分析疗愈中的应用”等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