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家】陈晓荣:“学渣奖学金”,这个可以有!
2020-01-09 10:00:00 听新闻
日前,重庆大学城一火锅店推出了“学渣奖学金”:该店计划拿出10万元现金,只要这次期末考试比上学期挂科少一半,就能获得奖学金1000元。目前已有200多名“学渣”报名,预计还会有更多的“学渣”参与进来。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奖学金多是为了奖励学习表现优异或特长突出的学生,而“学渣奖学金”却把受奖的对象明确规定为“学渣”,这是商家在利用眼球经济博关注,还是真心实意来鼓励“学渣”进步?
从火锅店老板设立“学渣奖学金”的初衷来看,这应该不是一个纯商业性质的营销活动。据说火锅店老板曾经也是一名“学渣”,现在的火锅店就是几名毕业后同样找不到工作的“学渣”同学共同创立的。而且,活动的整个过程还请了公证处工作人员来全程公证,确保活动的公开透明。
如果真的是这样,这样的“学渣奖学金”绝对值得点赞,这个真的可以有!
不可否认,“学渣”一直是校园里一个不可或缺的奇怪存在。虽然,“学渣”这个名词从来不见于官方文牍,但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插科打诨、嬉戏玩闹时,却有很大的“市场”。也许,学生们口中的“学渣”并无太多的恶意,更多的是调侃和揶揄。但是,对于那些敏感的、成绩真正不好的学生,“学渣”这样的词汇还是会带给他们不小的困扰和煎熬。
没有人想自甘堕落,没有人愿意妄自菲薄,更没有人希望被贴上“学渣”的标签。“学渣”的养成,大致可分为这几种:一是天然型,自身资质愚钝,“打死都不是读书这块料”,老天爷一开始就关了这扇窗,这就实在没办法了;二是后天型,自身天资还可以,只不过在学习过程中,或是自暴自弃,或是误入歧途,或是其他因素造成学习成绩不好,沦落到了“学渣”的行列。
其实不管是哪一类型的“学渣”,我们都要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他们身上可能进步的爆发点,给他们创造告别平庸、走向成功的机会和可能。这才是教育的最终本质,才符合“人人发展,各尽其才”的社会要义。
所以,火锅店推出的“学渣奖学金”,我们应报以乐见其成的态度,去理解它,去支持它,而不应该戴着一副有色眼镜去评论它,去质疑它。
我们常说“野百合也有春天”,进步了的“学渣”当然也值得拥有这样的奖学金!希望这些“学渣”在各种各样“奖学金”的激励下,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我。那么,“学渣”也许会有绝迹的一天,人人都成为一个更好更赞的自己!
文/程聪 供图/陈晓荣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