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家】程琳:争做朱有勇式“四有”干部

2019-12-17 14:00:00 听新闻

脚下有泥,身上有土。

图虫创意-811458187125325844.jpg

中宣部近日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协主席朱有勇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朱有勇同志心中有民、身上有土、脚下有泥、手上有招,坚守初心、科技报国、情系三农、扎根边疆。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集中体现了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报国之志和为民初心,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心中有民。“作为一个农民教授,为农民做点事,这是我的初心”。始终心系农民、不忘初心,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就是朱有勇的初心。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朱有勇在人民大会堂为云南“土豆”代言,向中外媒体讲述科技扶贫故事。200余篇科技论文、20余项发明专利、18项重大奖励,5年来,他带领团队用科技力量改变当地贫困面貌。“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他将为民初心落实在点滴行动中,把扶贫工作做在群众心坎上,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用汗水在彩云之南浇灌出脱贫攻坚的奋斗之花。

身上有土。“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响应党的号召,投身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这是我的责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年逾花甲的老党员,在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之际,他心系贫困群众,一句“我最年轻,我来干”,生动诠释了忠诚担当的崇高品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夙夜为公,风尘仆仆,身上常常沾满尘土,经常匆匆忙忙从田间地头赶回来,之后又匆匆忙忙赶回田间地头,对他而言,所谓的春节,顶多是大年初一这一天的时间。

图虫创意-811458187129913365.jpg

脚下有泥。“作为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我的本分。”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从实验到播种到推广,“冬闲田”变成“效益田”,冬季土豆成为农民致富敲门砖,林下三七成为当地支柱产业……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让论文沾上泥土味,他让科技成果真正惠及农民。他与广大农民群众交朋友,跟学员一起犁地、一起播种、一起收获,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当做幸福。他脚步丈量的地方有泥土的芳香,有村寨脱贫发展的希望。

手上有招。“作为一个农业教育工作者,培养边疆农村乡土人才,这是我的职责。”忠实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把农民变成专家,实现脱贫致富,是他的无悔选择。学业有成时,他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怀揣科技兴农的梦想,义无反顾到云南工作,献身科教事业。他用身体力行地告诉学生,选择农业大有可为,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要躬下身、沉下心、出实招,用科学技术使群众增收脱贫,用过硬本领贏得群众的信任、尊重和爱戴。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推荐阅读:

不负“诗”和“远方” “晒”出靓丽风景

以张富清为榜样践行初心 担当使命

脱贫攻坚要打好“组合拳” 提升群众满意度


作者简介:程琳,重庆涪陵人,2015年7月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6年3月开始参与时评写作,在中国网、紫光阁网、环球网、华龙网、七一网等网站发表多篇评论文章

程琳.png


尾部版权声明_副本.png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华龙网”客户端“鸣家”专栏的所有作品,均为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鸣家”栏目或本人授权不得转载。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求其相关法律责任联系邮箱:125294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