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家】陈晓荣:网络中国节•中秋国庆—视频万里寄相思
2018-09-26 10:00:00 听新闻
相思在心底生长,像秋天一样越来越深……
中秋虽过,国庆将至,相思更深……节后阅读社区干部黎丽娜写的《视频万里寄相思》,不知不觉间又将我带进秋思之中,我的思念仿若这秋雨绵绵而悠长……
花间一壶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面对生存与生活的矛盾,虽然心中有“父母在不远游”的大道理,但是人们更多的选择了生存。
渐渐的,爷孙、父母、子女、夫妻之间,相隔千山万水,双城甚至多城生活的形式越来越多。
团圆,似乎是一种奢侈。
于是,中秋之夜——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如今,随着网络的发展,许多的年轻人在八月十五中秋夜,借着网络的力量,与远隔千里的家人在网络视频,以解相思之苦,处处演绎着“视频万里寄相思”的场景。
80多岁的老人张阿姨虽然有两个子女,但大儿子常年在外地带孙子,平常只有二儿子陪在身边。虽然张阿姨生活有人照料,但是对大儿子的思念从来没有间断过。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期间,张阿姨特别的思念大儿子,为解母亲相思之苦,二儿子与大儿子约好在中秋之夜与母亲视频聊天。
中秋节,三天假,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飞回家人身边过中秋,往返路途用2天,在家陪家人的时间只有1天,并且机票的费用也不少呀!算算确实不划算,但呆在工作的城市一个人过节,实在难解思念之情。
随着4G网络的飞速发展,流量不限量,WIFI全覆盖,智能手机质量越来越好,价格越来少,给人们生活提供了各种便利,无论你是在轻轨上、公交上,还是在公园里、电影院、商场中,抽个空,随时随地与家人视频,已不是什么难题。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除了传统的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
或许,随着时代的发展,“视频万里寄相思”将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节日习俗,以寄托不在一处的亲朋好友间的相思之情?
(文/图 陈晓荣 黎丽娜)
责任编辑:
网络评论员,从2008年4月开始写评论,多篇文章发表在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等各大网站、论坛,并被置顶、推荐至首页。2015年1月,获得中国网“中国网2014年度最具影响力十大写手”;2015年1月,获得中国经济网中经论坛“优秀时事评论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