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家】王雨:护士长(连载四)
2018-03-14 10:30:00 听新闻
四
庄老板为护士长帮了倒忙。
确实是“医闹”找的老李。“医闹”那头头探得庄老板是护士长的熟人,告知了老李。老李跟护士长彻底翻脸,多次到产房门口围堵,扬言要捶死她。老李有护士长的手机号,时常半夜里打电话恐吓她。微信上说,6年以上不换手机号且24小时开机者,是值得信赖的人,因为他(她)不欠别人,不怕有人找麻烦。护士长是工作特殊,手机号十多年没变,不关手机,有电话必接,耳膜被漫骂粗话折磨,弄得夜里休息不好。
护士长愤怒了,在电话里回老李:“好呀,你来呀,来杀我全家呀。我跟你说,我住这小区里,不少人的娃儿是我接生的,不少大人是我老师接生的,只要你敢来,他们会把你捶成肉酱的……”
回完这电话,护士长搂抱熟睡的女儿伤心落泪。
临睡前,她看了老公从国外发来的邮件。老公在她面前就活像是个孩子,喜事愁事啥都给她说。老公在邮件里说,他那天做了三台手术。第一台手术是为一名患急性阑尾炎的艾滋病毒携带者妇女做阑尾切除术。他是外科医师,无权也不能拒绝任何手术病人。艾滋病是血液感染,他严密个人防范,为她做了手术。第二台手术是为一位中年男病人做胃大部切除术,不想出了事儿,手术助手取止血钳动作大,止血钳上的血液溅到了他的眼睛里,巡回护士赶紧用消毒纱布为他擦眼睛。他心里不安,做完这手术就又做了洗消处理。跟着,又做第三台手术。三台手术都成功,却心有余悸,征求那中年男病人同意,为其做了血液检验。真是怕啥来啥,检验结果证实,那中年男病人是艾滋病毒携带者,他被感染的几率是千分之三。几位专家都建议他服用预防艾滋病感染的药物,药物的副作用大,服药后,他精神恍惚、肌肉抽搐、手指发麻,很痛苦。病人多,手术不断,他还得坚持工作……
老李的恐吓骚扰,老公有可能被感染,委屈、担忧萦怀,她彻夜难眠。调到弱光的台灯似蒙蒙泪眼,她那泪水湿了枕头。女儿醒了,哇哇哭。女儿呃,你那远在国外的爸爸还没有见到你呢……抹泪为女儿喂奶。
清晨,睡眠不好的护士长抓紧起床洗漱,匆匆吃稀饭馒头,给女儿喂足奶水,将女儿交给母亲:“妈,莫忘了按时喂奶粉。”母亲盯她看,心疼说:“女儿,你咋眼泡皮肿的,是不是生病了?老话说,男怕穿鞋,女怕戴帽,你到了医院就先去看病!”她换鞋出门:“妈,我没得病。”
参加科室交接班后,护士长去婴儿室给老李的儿子喂奶。
老李的妻子不幸去世后,老李的儿子饿得哇哇哭,好可怜。护士长眼热,自己的奶水旺,就解开衣扣给娃儿喂奶。小芹说:“护士长,你倒是大发菩萨心,可人家却大闹医院。哼,我去跟老李说,是你给他儿子喂的奶,看他咋说。”护士长说:“别去说,弄不好他又借题发挥,说我乱给他娃儿喂奶。”小芹摇头:“硬是心好不得好……”
护士长给老李的儿子喂奶时,老李闯进婴儿室来,值班护士拉也拉不住。老李黑脸喝叫:“黑心子医院,报复人呀,用有激素的奶粉喂我儿子……”看见护士长在奶他儿子,止住喝叫。“医闹”那头头给他说,不仅是你老婆的死要找医院赔偿,你那儿子的喂养也要找医院说聊斋,现今市场上就有含激素的劣质奶粉。他说,医院怕不会给娃儿喂劣质奶粉吧。“医闹”那头头说,你就那么放心,即便是没有,也可以诈他们一下,让你儿子吃到放心的奶粉。老李就想,妻子去了,儿子可得喂养好,就闯进婴儿室,要看看儿子吃的奶粉是否放心。护士长见老李闯来,掩下衣服,将怀中的婴递给他:“娃儿吃饱了,睡着了。”老李接过儿子,儿子睡得香,小嘴巴抿动。“老李,你厉害你凶,你是无法无天呢,婴儿室也乱闯!”小芹正为他儿子那婴儿床换尿湿的床单,“你看到了吧,是我们护士长在奶你的儿子,我们护士长一直都在奶你的儿子,她还要奶自己的女儿!”闹翻脸的小芹不惧怕老李。老李原以为医院是用奶粉喂养他儿子,不想竟是被他喝骂恐吓的护士长在给他儿子喂奶,张嘴无声。护士长以为老李要借题发挥骂人,哼,我是好心给你儿子喂奶,你要骂人我就跟你对骂,哪个怕哪个。小芹拿了罐奶粉来,恨盯老李:“你看看,这会是劣质奶粉?众所周知的,这是富含蛋白质的速溶优质奶粉,不放心你可以拿去化验……”老李有些愧疚了,将熟睡的儿子放到婴儿床上,亲吻儿子,鼻酸眼热,转身出了婴儿室。
老李对护士长心生感激。
老李开货车多年,精力旺盛,现在是身心都疲惫不堪了。疲惫像没有尽头的高速公路裹挟他焦躁狂奔,不知奔向何处。他唉唉发叹,击打自己,咳,闹腾得人都快散架了,遇到躲不过的人祸了,算了,收手算了。
老李有心收手却收不了手。
“医闹”那头头把着他肩头说:“老李,我跟你讲明白了,拿不到钱你千万不能收手。当然,你是当事者,你要收手我也没法。只是呢,我们有约在先,支付给参与者的钱你一分都不能少……”
……
前文回顾:
责任编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教授,跨越文学、医学两界的79岁“斜杠青年”。关注小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多部作品在人民文学发表,出版“重庆移民三部曲”等长篇小说八部,其中《年轻的朋友》《填四川》改拍电影并公映,多部作品出版英文版。获得田汉戏剧奖、杨升庵文学奖及重庆市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
他认为,医生的针如同作家的笔都要“关注人,关注疾苦”。于是潜心“超声微泡造影剂诊断与治疗”基础研究,创制“低功率聚焦超声分子显像与治疗系统(LIFU)”,破坏携带基因/药物的造影剂定位靶向释放治疗,让患者得到无创、高效、简便治疗。立足“LIFU”技术在国内率先提出“超声分子影像学”概念,率先建立省部级超声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主编出版《超声分子影像学》专著,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超声造影剂“华声显”已联手企业进入科技转化的试验阶段,上市后可实现国产超声微泡造影剂首次突破,成为国人骄傲。他主研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国际合作和面上项目多项,默默传递医学火种数十年,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近300名,其中学生郑元义入选国家杰青,申报成立的国内首个研究所向国内外免费开放至今,他以科学无国界的若谷胸怀诠释人生品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华超声杰出贡献专家”等多项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