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同福:叫花鸡

2017-07-17 15:46:10 听新闻

​现在的馆子, 宾馆多如牛毛, 菜肴更是五花八门, 菜名雅俗共举, 一本菜谱密密麻麻几大章, 真搞不懂, 有些菜名是怎样想出来的。我常听很多食客说什么泉水鸡、口水鸡、紫阳鸡、椒麻鸡等等,偶尔也听到过有的馆子卖过“叫花鸡。”

现在的馆子, 宾馆多如牛毛, 菜肴更是五花八门, 菜名雅俗共举, 一本菜谱密密麻麻几大章, 真搞不懂, 有些菜名是怎样想出来的。我常听很多食客说什么泉水鸡、口水鸡、紫阳鸡、椒麻鸡等等,偶尔也听到过有的馆子卖过“叫花鸡。” 据说是用泥巴把味笃好了后,再把鸡包起来,用火烤熟,打开后很酥很香。这传说倒使我想起了父亲给我摆起的一件往事。

微信截图_20180123153921.png

解放前,施南(湖北恩施)利川一带很落后,偏僻山区又无公路,商贸往来全靠马帮和挑二肩挑臂磨。我父亲在舅舅的资助下,凑了廿两花丝线跑起了山河,做起了山区大姐小妹绣花离不开的丝线小生意。出门做生意,俗话说:哪方行团哪方人,哪方走要团哪方狗。当年利川场上,“叫化子” 成群,整天讨口叫化,无事生非,特别是外乡客,关系拿不顺,他们会整天找你的岔子,莫想做生意。

有一年腊月廿七了,齐跃山上大雪封山,父亲他们回家过年己不可能,只有留在利川过春节了。几位丝线客在栈房商量,花节下虽然不能回家团聚,但生意好做,多挣点钱也好养家活口。为了节日里做生意不出麻烦,大家商量各买几色礼性,去给团头(叫花子头)拜个年,如果春节期间做生意出了事,也好有个人出来替你摆平。信息传过去后,有人捎信说团头腊月廿九请大家团年。廿九下午太阳要下山时,几个丝线客提着礼性向团头家走去。走近一看,团头根本没有什么房子,只是在破庙的一间偏房里住着。进房一看,一杆破床没有床柱,铺上棉絮成砣砣,几个土窑碗垛在地上,像出土文物。没有凳子,只有几个草礅围了一圈圈。四壁用草席破布堵得严严实实,一堆煤炭火燃得熊熊的,倒也十分暖和。团头见大家提着礼性,对父亲他们特别客气,招呼大家围着炭火坐了一个团团转。出门人几句客气话一说,再逗几句笑话,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彼此之间显得亲近得很,父亲和他的同伴们都好象找到了家的感觉,感到特别开心。

这个团头六十多岁,身高不到一米六五,身体显得很单薄,但挺有精神。说话声音宏亮,话语也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一件破棉袍裹着整个身子,一顶烂毡帽遮住了头,只留着一张瘦削的脸在外面。可能是春节也有人给他这个叫化子头拜年,团头显得特别兴奋。嘴不歇空,滔滔不绝,天南地北,物宽海岸,一吹就到了二更天。晚上坐起有火不冷,但父亲他们没吃晚饭,团头说请吃团年饭,至今也没见有吃饭的动静, 肚子早己饿得咕咕直叫,有个线客竟坐着打起了鼾。团头见状,停止了鬼吹,笑了笑说:“丝线客们可能也锇了,饭也该熟了。”团头站起来,叫大家闪开点,只见他拿起打狗棒,把炭火刨到四周,下面露出了一块烧得通红通红的铁板。他叫大家搭力,用棍把铁板撬开,下面有一个土坑,土坑里放着一个大鼎罐,他用火钩把鼎罐盖子钩起来,只见一股热气从罐里直冲出来,炖鸡的清香味整得满屋生香,浸人心脾。

微信截图_20180123153911.png

丝线客们欢叫起来,因为他们从未见过鸡有这种吃法,家里炖鸡是锅在上,火在下,而他的炖法是火在上,鸡在下,用上面的火力把下面的鸡逼熟。鼎罐有盖,气也跑不出去,焖在里面原汁原味,而且连骨头也焖得稀烂,所以香得使人流口水。在团头的指点下,父亲他们不到一袋烟的功夫,把鼎罐里的三只鸡和汤吃喝得精光。

我父亲说:“叫花儿尝过人间百般苦,受过人间百般辱,但也吃过人间百般味。”像这种这正宗的“叫花鸡”,他也只是在利川团头那里吃过一次,大概也只有这些叫花子才整得出来,后来父亲也再没有吃过这种“叫花鸡”,我当然就更没有这样的口福了。现在这么多的馆子,可能谁也没有见过和吃过这种真正的“叫花鸡。”



版权,新.jpg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华龙网”客户端“鸣家”专栏的所有作品,均为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鸣家”栏目或本人授权不得转载。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求其相关法律责任联系邮箱:125294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