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家】周二毛:方言不方

周二毛

2017-06-28 13:28:27 听新闻

方言,在很多人的看来,就是地方话。他们认为重庆话就是重庆方言,上海话就是上海方言,广东话就是广东方言等等等等。但在我看来,这并不准确,或仅仅是表象。

“方”这个字在中国人语言体系中一直都是比较正面的意思,比如:、大方、方正、方便……虽说不上是褒义词(因为褒贬意特指形容词的语感),但起码都能让人心生好感。

而在重庆,“方”字却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身份——“方脑壳”。

QQ截图20180118170451.jpg

但凡重庆人都知道,“方脑壳”里的这个“方”绝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字眼,虽然这里的“方”不是傻或者笨这种智力层面的缺失,但绝对是某人干了傻事。比如,情人节快到了,女朋友想要件首饰当礼物,又不好明说,只有暗示说这礼物是手上、脖子上还有耳朵上都用得着的东西,结果这个男的没搞懂,买了坨香皂送起去,那他女朋友就有充分的理由会骂一句:“你娃脑壳是方的唛?!”。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也和这个“方”字有关,但正因为这个“方”字在重庆的语义特殊,所以我接下来就要认真的告诉各位,我们今天的主题——方言——不方。

QQ截图20180118170519.jpg

方言,在很多人的看来,就是地方话。他们认为重庆话就是重庆方言,上海话就是上海方言,广东话就是广东方言等等等等。但在我看来,这并不准确,或仅仅是表象。方言固然有各地不同的口音作为标签,但它真正的内涵不在语音的迥异,而在文字的魅力。

山城多雨,每逢阴雨时节,雨丝淅淅沥沥,欲停还续,爬满青苔的小巷湿得彻底,透着一股慵懒。屋檐下数着雨点的闲人,抱怨着这不能开工的日子,目光却不经意的落在一把飘来的油纸伞上。伞本身并不出奇,但伞下有一女子,窄裙裹身,体态婀娜,脸上有着这种天气里难得的妩媚。她脚步轻柔,似乎每个步点都融进了雨声当中,却又像每一步都踏在了周遭闲人的心尖,揪扯着每一道视线,直到巷尾的拐角,随着那女子谢幕般的一个转身,才算撒手。

这样的生活场景,用字斟句酌的文字描述出来,固然颇有诗意,却始终显得精致有余、实用不足。它更像是文人雅客们把玩细赏的文玩摆件,而绝非寻常百姓居家度日的柴米油盐。对于百姓而言,他们接受的标准是直接有效——关键是人人都能消费得起。就像喝茶,大碗的老荫茶解渴又便宜,自然就成了大众最爱的选择,若是学妙玉那般接雪水泡霜花,只怕还没尝到味,便先渴死了。

QQ截图20180118170532.jpg

同样的雨景,同样的伞,重庆方言中有个绝妙的说法——撑花儿(儿化音很重要,不然就显得刻板和做作)。也不知是哪位前人创造了这样的词汇,只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仿佛让你看见了那昏暗阴霾的雨巷中,飘然而过的一抹亮色。生活也许依旧艰辛,下雨的日子总让人烦闷,但这并不妨碍人们用充满智慧的语言调侃无奈的人生。下雨又何妨呢?在头上撑开花朵,心中自有阳光明媚。

一个简单平常的例子,并不能完全展示方言的博大精深,只因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世事变迁,几乎都刻画在方言的平仄音韵间,象形、谐音、生造、用典……生成方式尽管多种多样,诞生背景却大多相同,它是民众的智慧开出的繁花,每一朵都透着机巧与生趣。

方言不方,若你能俯下身姿,潜心琢磨,你就会发现,比天南地北的腔调更有韵味的,是那些平凡而充满睿智的人生。

周二毛/文 张炬/摄

责任编辑:

鸣家简介:

重庆演艺明星,2014年浙江卫视《王牌碟中谍》全国名嘴专场冠军,2013年奉节旅游节形象大使,2013年大型喜剧真人秀·全国电视大赛《喜剧之王》冠军导师,2014年腾讯·世界杯方言语音直播·重庆版直播主持人,广东电视台2006年世界杯特别节目《麻辣世界杯》,代表作品:MV《山城》;重庆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百集电视连续剧《麻辣冤家》;栏目主持:《生活麻辣烫》、《走进生活》、《妹儿雄赳赳》、《喜剧之王》;爱好音乐、足球、电影。

版权声明:

“华龙网”客户端“鸣家”专栏的所有作品,均为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未经“鸣家”栏目或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求其相关法律责任,联系邮箱:6024102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