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追寻香格里拉》丹麦巡演大放异彩,重庆芭蕾舞团“走出去”的底气从何而来?

2024-09-14 17:15:42 来源: 华龙网

华龙网讯(记者 徐云卿)日前,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大的音乐厅——奥胡斯音乐厅内,当来自重庆芭蕾舞团的演员们登台谢幕时,台下所有观众起立并有节奏地鼓掌,长达五分钟。这样的场景,在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丹麦巡演每次演出结束之时都能见到。

奥胡斯音乐厅观众起立鼓掌
奥胡斯音乐厅观众起立鼓掌

近日,重庆芭蕾舞团大型原创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在丹麦的巡演圆满收官,该剧不仅走进了埃斯比约、瓦埃勒、霍尔斯特布罗等城市,还作为丹麦奥胡斯国际艺术节创立59年来首个应邀演出的中国艺术团惊艳亮相,场场座无虚席,不少观众在散场后向工作人员竖起大拇指,赞叹舞剧的精彩与震撼。

芭蕾艺术起源于欧洲大陆,丹麦学派更是芭蕾艺术世界六大主流学派之一。在芭蕾舞艺术底蕴如此深厚的丹麦,为何《追寻香格里拉》这部来自中国重庆的芭蕾舞剧能如此受欢迎?9月13日,华龙网记者对重庆芭蕾舞团团长、艺术总监刘军和《追寻香格里拉》主演李思雨进行了采访,探寻重庆芭蕾舞团“走出去”的底气从何而来。

创新开篇——“香格里拉”与芭蕾舞之美的统一

1933年,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在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为读者描绘了一个神秘的东方之地——香格里拉,那里远离尘世喧嚣,充满宁静与祥和。从此,在不少人心目中,“香格里拉”便成为了理想乡、乌托邦的代名词。

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剧照2
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

2012年,重庆芭蕾舞团成立,成为西南地区唯一的专业芭蕾舞团。舞团成立后,急需一部建团开篇之作为整个院团的发展奠定基础,这部作品的题材选择便尤为重要。作为团长的刘军,大胆地把目光投向了“香格里拉”。“芭蕾舞是来自西方的舞蹈艺术,那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面向国际。”刘军认为,“香格里拉在海外有着不小的知名度,你说‘世外桃源’,海外观众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典故,但是你说‘香格里拉’,他们便会明白其中的意义。以这个题材为桥梁来描绘东方气质、讲述中国故事,更容易被海外观众理解、接受。”

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描述了画家丹青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迷失自我,直到遇见纯真的藏族少女卓玛,跟随她回到家乡香格里拉,在绝尘净域追寻心中日月的动人故事。

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剧照1
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

其实,不少人在观看《追寻香格里拉》前会有疑问:西方的芭蕾舞和中国的民族风情能很好地融合吗?藏族舞重心下沉和芭蕾舞气息上扬的特点不会产生矛盾吗?……但在看了《追寻香格里拉》后,这些疑问都会随之消散——整部舞剧以芭蕾独有的浪漫诗意营造出了圣洁壮美的雪域仙境,而在音乐、舞美、服饰、舞蹈编排等方面,巧妙融入了弦子舞、热巴鼓等民族文化元素,不同地域的文化邂逅,碰撞出了迷人的火花。

“舞蹈的技术问题是可以通过反复打磨、练习而不断完善的,但最重要的是,香格里拉和谐、梦幻、宁静的特点,与芭蕾舞唯美的气质是统一的,因此,二者相遇并不会违和。”刘军表示。

大放异彩——民族民间舞与西方芭蕾独一无二的融合

“我们演员在舞台上的时候是专注于表演的,只有到剧终谢幕的时候,灯光一打开,我们才知道台下原来有上千位观众,而且他们很热情,一直在为我们鼓掌、欢呼。”回忆起在丹麦巡演的经历,重庆芭蕾舞团青年演员李思雨仍心潮澎湃。

“起初,我们还以为演员谢幕时观众全体起立鼓掌长久5分钟是这里的常态,但当地的朋友告诉我们,只有当观众认为演出十分重要、或者他们十分喜欢的时候才会这样。”刘军分享道,来到丹麦参加奥胡斯国际艺术节这件事,已经策划了五年,奥胡斯国际艺术节的艺术总监还因此两次专程来到重庆。今年终于演出成功,并得到了当地观众最高礼节的赞赏,他们倍感荣幸、自豪。

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剧照5
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

《追寻香格里拉》并不是首次在海外大放异彩,据了解,本次丹麦巡演是该剧继西班牙、法国、新加坡等地巡演大获成功后第五次登上国际舞台,目前已经演出133场,约一半都是在海外巡演。该剧在哥伦比亚的线上展播,也收获了约260万的点击量。

为何海外观众会如此喜欢这部芭蕾舞剧呢?“虽然我们穿的都是足尖鞋,但是我们跳的跟西方的芭蕾舞不太一样,我们不仅在舞蹈中融入了中国的民族民间舞,并且讲的是中国故事,这让海外观众觉得十分新奇。”当李思雨把剧照、视频等分享在社交平台上时,她的一些外国朋友常常会来找她交流,“她们跳的一般都是古典芭蕾和现代芭蕾,当看见咱们这种富含中国民族特色的芭蕾表达时,会赞叹道原来芭蕾舞还可以这样跳。”

在刘军看来,中国民族民间舞与西方的芭蕾舞艺术的巧妙融合,赋予了《追寻香格里拉》独一无二性。“芭蕾舞是海外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当他们看见芭蕾舞中加入了弦子舞、热巴鼓等舞蹈,为流传几百年的芭蕾舞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会为之震撼、惊叹。”

佳作频出——深耕创作 为世界读懂中国打开一扇窗

《追寻香格里拉》的成功并不是个例,事实上,重庆芭蕾舞团自建团以来佳作频出,从最开始演绎少数民族风情的《追寻香格里拉》,到巧妙融入川剧元素的《死水微澜》,再到展现重庆抗战精神的《归来红菱艳》,每一部舞剧都致力于用西方芭蕾舞艺术讲述中国故事。

芭蕾舞剧《归来红菱艳》
芭蕾舞剧《归来红菱艳》

其中,《死水微澜》曾亮相2023年哥伦比亚“欢乐春节”中国文化月,受到全球及哥伦比亚民众热捧。去年8月首演的《归来红菱艳》,已经在国内巡演50余场,同样好评如潮,成为极具重庆辨识度的一张文化名片。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是重庆芭蕾舞团多年来深耕创作的成果。

作为国家一级导演,刘军同样也是这三部舞剧的总导演,她一直努力抓创作,认为专注于艺术本体的创作才是院团的根本。“声、光、电等舞台装置技术的利用,是为了给舞剧烘托气氛、锦上添花的,不能喧宾夺主。我们就像是一支‘轻骑兵’,不需要运送大量的舞台装置,只用带上服装和布景,便可以前往世界各地巡演。”刘军说道,“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始终在于舞蹈艺术本身,因此一直围绕艺术本体展开创作、编排。我们也经常和专家学者交流,和观众互动,询问他们的建议,根据他们的反馈再反复打磨、改进,在巡演的过程中不断升级,让每一部舞剧更加完善。”

一路走来,重庆芭蕾舞团的理念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同路人,不少优秀的演员、编导加入其中,汇聚成了一个优秀的团队,其中包括入团8年、曾连续两年获得“顶尖舞者”称号的李思雨,和曾获2021年度“顶尖舞者”称号的青年演员常志旭。不仅如此,团里也不乏外国面孔:2022年,前英国国家芭蕾舞学校校长、西班牙马德里皇家音乐学院编导卡洛斯·瓦尔卡塞尔受聘加入重庆芭蕾舞团,并在《天鹅湖》高光版和《归来红菱艳》中担任舞蹈编导;团里有来自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舞蹈演员,接下来还会有美国的演员加入,30余人的团内,便有约三分之一的外籍演员。

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剧照3
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

“重庆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作为这里的芭蕾舞团,同样也需要国际化视野。我们希望通过将优秀人才‘引进来’、让原创精品‘走出去’,展现重庆的人文气质,宣传重庆的城市形象,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世界读懂中国打开一扇窗口,搭建起民众心灵相通的桥梁。”刘军表示,接下来,重庆芭蕾舞团将不断以原创精品创作探索芭蕾艺术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为中国对外文旅推广、讲好中国故事的一张亮丽名片,为在国际上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而不断努力。

(本文图片由重庆芭蕾舞团提供)

责任编辑:徐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