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家】黄兴力:竹洲有座锦照桥
2020-07-15 07:00:00 听新闻
竹洲有座锦照桥
在高2020级毕业典礼的分享
月湖之上,竹洲之西,有一座古津桥。从1928年到今天,桥上络绎不绝的是求学者虔诚的身影。来者尽是少年意气,去者都成气质如华。我想,桥是一种实用的土木工程,更是一种神奇而充满美感的隐喻,桥用一段优美的线条消除了自然的沟壑,实现了人类探索的愿望。无论是苍古质朴的石拱桥,还是流光溢彩的立交桥,无论是有形的横水一跃,还是无形的万物互联,桥畅通了人们的脚步,也融合了多元的认知,桥扩宽了人们的眼界,更联通了我们无数的梦想。
由此想开去,对于你们,完成高中学业,即将进入更高的领域深造的宁波二中毕业生,桥承载了更多的意义。这些桥里,有的将不同的学科联系在一起,构建成为我们的知识体系和个人素养;这些桥里,有的让独立的事实融会贯通,生发成为完整的知识和总结的规律;这些桥,让我们彼此联系在一起,不让任何一个人成为孤岛,让无尽的远方和每一个人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老师都是建桥人。今天我收到本年级唐诗榕母亲的微信,说女儿考上了加拿大的一所世界名校;前几天我接到去年毕业的王安祺父亲的报喜,女儿在北京一所一本大学以全年级第二名的成绩成功转入人民大学;前一个月宁波当地媒体纷纷报道我校毕业生郑欣阳同学今年以浙大竺可桢学院物理专业第一名成绩直接升入清华大学攻读博士……三年时间,母校老师们为每一个同学真真切切地在搭建通往成功的求学之桥。
吴维春摄
其实,在竹洲东面,也有一座小桥,不过因安全隐患已经关闭多年。1977届毕业生沈颖学姐萌生了为母校捐资建桥的念头。就在明天,7月12日,竹洲东边的小桥就要动工重建,远在美国纽约的沈颖学姐的心愿就要实现了。她说希望这坐桥取名锦照桥,她希望以此寄予学弟学妹们满满的祝福:竹洲学子前程似锦,人生道路光明照耀!从此,竹洲有座锦照桥。
从昨天的踏桥求学,到今天的建桥感恩,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一己之力,是一个二中学子的人生成长路。锦照桥,沟通了二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踏桥与建桥,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都可以赋予人生价值以现实的寓意。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我们的民族复兴都需要无数沟通地理和心理的桥梁。为祖国建桥,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的神圣使命!为祖国建桥的使命,需要同学们将来的勇敢担当!做国家的建桥者,我们无上荣光!
吴维春摄
三年前,这一个年级的老师们和学生们依依惜别的画面还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仿佛就在昨天。今天,2020届的同学们,至此之后,你们人生路上,始终有一座座感恩桥、责任桥、报国桥、幸福桥……,其中有一座特别的桥,一端连着竹洲,一端连着每一位二中毕业学子的心房!
我深信,千年的月湖之水,蓄涵了竹洲学子笃实的生命力量。走出竹洲,你们一定会持久释放出善利万物的能量。谢谢同学们!祝愿大家都走上人生的锦照桥!
2020年7月11日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
现任宁波教育博物馆馆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学专委会副理事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专家,宁波大学兼职硕导,中学生物特级教师。曾在四川、重庆、浙江的3所重点中学担任正职校长20年,在基础教育领域34年,在公共教育领域4年。
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十佳校长、全国百名中学体育工作优秀校长等称号。获省级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出版专著《教育,一切从人出发》,主编《星光教育:创造多元的发展空间》《一所向往文化的学校》《宁波帮与近现代中国教育业》《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九年级上册、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等书籍和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