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家】凌晓明:爱军拥军,深为感动的那份经历及情感

2018-07-31 17:00:00 听新闻

我不敢随意与怠慢,想把真实感知无限量地抖出来作分享;不敢松懈与轻视……

11.jpg

每年的8月1日前后,因为建军节,我都会心里十分地不平静。

今年同样如此。前不久,受重庆图书馆和《华龙网》的邀请,让我在建军节前为公众作场沙龙,我欣然接受,并表示以公益性来回馈社会,这源于参加的一次活动,更来自于一种情感。于是,我用了一个周末的时间,闭门谢客,梳理情结,精心备课。

那是一次刻骨铭心的难忘之旅。今年5月7—13日,笔者非常荣幸参加了由中央网信办和中央军委政治部联合组织的“网络名人进军营”活动,走进了陆、海、空、联勤和武警部队,全方位感受部队真打实练、备战打仗的崭新风貌,体验和感知新时代强军思想所带来的中国军魂与战斗力的变化。加之这前后笔者所撰写的《人民军队九十年 “中国骄傲”喜相连》《强军征程中的“中国军魂”,威震八方》等文章的积淀,于是,心有感触和萌动,要以《中国军魂之强军梦》为题,为受众们作分享、探究和共鸣的军旅情谊传递与表达!

99.jpg

为避免军迷们渴望之情受影响,酷暑盛夏的重庆,即便午间40度的高温,本人也提前了一个小时到达了重庆图书馆,不为别的,只为那份相约的等待!

讲座在如期中进行,有别于以往的讲台,这次的我更加地珍惜和不安。因为我只能追溯几个月前的所见、所闻和所想;我只能以局外情感的角度来表达对中国军魂的体验和理解;我只能以非专业的认知来解读91年来中国军队的成长史、发展史和强军史。于此呼应的是,讲台前一双双渴求的眼神,不同程度地映射了他们对人民军队、军人和军魂那份执着而炙热的内心。这里有82岁的老军人,有8岁左右的小朋友,有刚毕业准备考研的大学生,有正在服役的军人,有主流媒体知名评论家……

我不敢随意与怠慢,想把真实感知无限量地抖出来作分享;不敢松懈与轻视,怕不经意的表达玷污了他们心中的纯洁和美好;不敢淡忘和遗漏,想把自己过去积累的感悟无止境地掏空来作探讨。只因为人民军队的伟大!人民军人的可爱!人民军魂的自豪!又因为从现场中我看到和联想了老少爱军的自觉!群众拥军的自动!网民恋军的自发!

33.jpg

没有忘记的那份感动!如82岁的老军人吴开堃,顶着酷热,身穿旧军装,早早地来到了现场。他曾是钱学森就任一研究院院长的部下,曾参与“两弹一星”研发工作,也曾获得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现在依然每周有三个白天的时间在重庆图书馆学习。每次乘车一小时从所住的石桥铺到达图书馆,均会早于开馆半小时,中午则以所带的馒头、花卷充饥,下午六点多离开。其所阅读书籍为测控通信技术、航空航天、军队建设及战争史,并认真作记录和读书心得。活到老,学到老,一辈子献身国防事业,即便如此的高龄也不放弃,令后生汗颜,爱军情怀与执着奋斗让人感动!

44.jpg

没有忘记的那份感染!现场有位妈妈带着女儿非常专注地听完讲座。小女孩黄宣宣,今年11岁,即将就读小学六年级,因家中爸爸、爷爷、外公等四位退伍军人,从小就耳濡目染,立志要当武警。家中自知武警特别辛苦,试探着提醒她可选择其他职业时,而黄宣宣却执意地回复:你别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我的梦想!后来其母告诉笔者,带孩子来参加沙龙的目的,就是想让她深入了解现代中国军队及国防,珍惜生活,热爱祖国。孩子给她反馈是活动很有意思,深受启发。幼小孩子就拥有如此的爱军情节和家长的拥军情缘,不能不说是一种感染和触动!

55.jpg

没有忘记的那份感怀!现服役军人刘意渝帅气、好学,他请我为赠书签名留言,其意坚定,其情满怀!当天现场讲述中,当本人回忆起陆军第74集团军某特战旅的演练赛场一幕幕场景,战士们老茧纵横、伤痕累累,心系祖国和人民安全而在所不惜;回想起以军工见长、本人所在的重大光电工程学院老师们夜以继日、不辞劳苦地为国防科研一直在做贡献,本学院、学校里国防生普遍强于、优于其他同学们的刻苦军事训练场景时;回望起安宁生活与军之强大、国之强盛时,竟然在那一刻,正作讲座的我潸然泪下,哽咽无语。我深知,从未有过在讲台前如此的情感爆发,这份感怀融入了太长太久的军之情愫!这份感怀嵌入了太多太深的鱼水情意!

88.jpg

强军梦的历史使命不能仅仅局限于军队、军人和军魂,而更要着力于“人民”二字上!当结束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哪有什么风平浪静,只是有人不惜生命。”再度响起时,所到者无不动容和感叹,很显然,这种感慨是由衷的,发自他们内心深处的!“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笔者分明从中看出了强军梦始于伟大思想,发于伟大实践,固于深厚拥军路与广厚鱼水情!

文/图:凌晓明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