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家】凌晓明:国旗下演讲之走进社会大课堂
2017-07-18 18:40:31 听新闻
站在庄严神圣的国旗下,在全校集体朝会作演讲,对于一名小学生而言,是无比激动,影响深远。演讲主题和内容,自然慎之又慎,因为这是一种引导,更是一种教育。
重庆中小学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探索建立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机制,遵照教育部于2011年下发的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推动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于是,才有了沙坪坝区育英小学组织所有小学生的集体社会实践活动,才有了孩子在朝会上的主题演讲《走进社会大课堂》,其文为:
在国旗的见证下,我非常地荣幸,也感到无比地自豪。我和在场的所有同学们一样,有许许多多想要表达的,如:爱国,爱校,感恩,成长等等,但最让我激动的是,两周前,我们四、五年级全体同学去五云山寨,这是我们在校时间最长的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感谢教官们,两天多时间里,教会了我们许多课堂上没有的知识。不论是能力和素质的训练,还是引导我们做集体活动,都增进了我们集体荣誉感,强化了团队合作意识,磨练了我们生活的适应力。投入社会,了解社会,认知社会,我们一次次去读懂大自然的魅力。这次的经历和体验,我们开始懂得了要不怕吃苦,要勇于超越自我,才会向成功迈进!
感激老师们,与我们朝夕相处了几天,她们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们的一切。关注着我们的安全,照料着我们的饮食,安排着我们的作息。从她们无私的关爱中,给了我很深的启发和感动,那就是要学会善待,要关爱他人,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走进社会,就要懂得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感恩学校,为我们精心安排了这次十分难得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记得出发前一天晚上,我和同学们都兴奋得有些失眠,说明我们向往着集体生活的体验,渴望着走向大自然,拓展知识,增长见识。常言道,如果书本和课堂给了我们一个聪慧的头脑,那么,社会实践活动将给我们多了一双睿智的眼睛。我们相信,有育英学校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有国家如此重视我们青少年发展,那么我们一定会茁壮成长,健康成才。
同学们,今天的你我,不仅仅接受着学校的培育和锻炼,我们还要放眼社会,在社会的熔炉中去锤炼,学会珍惜,放飞理想,懂得感恩,快乐成长。这次活动让我们感知社会实践又是一片新天地,更是一个新课堂。看吧!大自然在向我们招手,社会在热情地接纳我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充满阳光,开心奔跑吧!
责任编辑: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重庆大学舆情信息研究所专家,副教授。为教育部首批“高校思政工作中青年骨干”(10人之一,省部级人才),教育部2024年“网络教育名师”(10人之一),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特聘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市重大决策网络舆情风险评估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全网《思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系统》评审专家,智慧星光智库研究院“特约专家”,教育部战略研究培育基地——重庆大学区域经济与科教战略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国家一级学科——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大学“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管理”学科方向特聘教师等。
获中宣部“全国舆情信息先进个人”;中央网信办“全国优秀网评员”;获选为2019年各地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中全国“党员干部个人案例”(40个之一,发布排第一);连续三年获全国“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百名“榜样”称号;第14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授予为“网络评论自创‘中国风’系列成果奖”等。近几年来,在《光明网》、《环球网》、《中国网》、《中国青年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上发表网络深度评论文章120多篇(其中88篇形成了“中国风”系列),全网联发网评文章为60篇,各中央及省市主流网站全文转载6000余次,其中12篇入列全网思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系统的TOP100榜单。获全国“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百篇文字精品2篇,第一、三、四届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一等奖2篇和二等奖1篇,重庆市教改一等奖,教学成果奖5项等。另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主编4部,独著《唱响网络正能量——网络宣传研究范例与阐释》,被认为“可以填补思政课辅导书、优秀网评成果等领域的一些空白,是学习和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解的一本通俗读物。”牵头和主研的教育部、重庆市重大课题在内省部级等各类课题16项。近些年来负责团队获奖或表彰(扬)上百次,为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和教育部等国家三部委及重庆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