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渝论 | 加快布局生物制造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09-11 06:00:39 来源: 华龙网

玉米可以“变身”服装;秸秆能够制作塑料替代制品;从生物基材料到生物能源,从医药原料到工业酶……当前,生物制造正在多领域加快渗透。有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先进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约1万亿元,近年来,我国生物制造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快速增长,培育形成一批年销售额超过百亿元的龙头企业和优势产品,形成一批细分领域特色产业集聚区。

生物制造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大国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的竞争焦点。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为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摁下了“加速键”。对此,各地应如何聚焦自身特点和优势,加快布局生物制造新赛道,不断释放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潜力?

强化支持,推动产业链各方联动。生物制造是典型的高技术制造业,离不开各方支持。一是离不开资金支持。我们高兴地看到,当前多地政府正用“真金白银”赋能生物制造产业“稳发展”。如深圳光明区聚焦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创新链建设、产业链建设、生态链建设四大方面,连续三年安排4亿元财政资金进行产业扶持;江苏常州加大投融资支持,积极落实企业股改上市奖励。二是政策支持。如上海提出将积极探索监管政策创新,开展生物安全、伦理风险等方面的研究和评估,强化科学监管。建立专业化服务矩阵,做好高素质专业化监管服务队伍、复合型招商人才和职业经理人;合肥发布推进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力争到2026年生物制造产业集群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河北出台17条措施支持生物制造产业发展……一系列有力且有针对性的措施,将有效调动各类生产要素,畅通科技成果产业化路径,缩短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降低科技成果产业化成本。

补短板、扬长项,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作为一种颠覆性技术,生物制造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绿色动力”,也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生物制造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仅为2.4%,仍有较大的产业发展和市场提升空间。同时,生物制造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菌种数量有待提升、部分产品产业链尚不完善等。加之,生物制造涉及的环节多,靠单个企业或科研院所难以打通产业链全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打通产学研,加快突破核心技术,进一步提升自主研发能力,通过补短板、扬长项,增强产业创新能力,让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间实现同频共振。

千帆竞发春潮涌,百舸争流正逢时。让我们抢抓全球生物经济变革的新浪潮,健全完善产业链条,推动融合集群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赋能添彩。

作者:刘纯银

审校:杨金行

责编:杨洋

华龙网两江评投稿邮箱:liangjiangping@cqnews.net

责任编辑:伊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