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奋进正当时 | 重庆着力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共谱城乡融合发展“协奏曲”

华龙网 冯珊

2024-09-10 10:00
听新闻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铜鼓镇兴隆美丽乡村。华龙网 黄欢 摄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差距与区域差距交织叠加,城乡二元结构较为明显。在不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提升区县城与中心镇产业、人口集聚能力、加快培育发展独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方面,重庆正在加快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

片区联动发展

共富乡村合作社模式的新探索

村居错落有致,村道干净整洁,走进酉阳铜鼓镇兴隆村,到处都充满生机。这里曾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如今已成为酉阳共富乡村建设的典范。

这里的改变,要从兴隆村被纳入酉阳县共富乡村建设试点开始说起。“过去,村里大多数人外出务工,到处冷冷清清。现在,村里搞起了共富乡村合作社,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利益分配。全体农户占40%,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占20%,酉阳县旅投集团占20%,合作社占20%。这种分配模式不仅保障了农民的利益最大化,还激发了大家的参与热情。现在,兴隆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量超过5万人次,村民收入大幅提升。

兴隆村的发展方向,正是重庆酉阳近年来推广的共富乡村合作社模式,也是酉阳推进强村富民改革的一项探索。9月9日,在“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活动酉阳专场中,酉阳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酉阳探索多村合作、整镇抱团、片区联动的发展模式。

花田梯田丰收在即。酉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花田梯田丰收在即。酉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酉阳在花田乡何家岩村率先探索了“制度先行、运营前置、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富乡村合作社模式。今年已经拓展到了50个共富乡村。今年上半年,50个共富乡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平均达到30万元,同比增长133%。

酉阳共富乡村合作社模式如何创新?总结起来,就是组织模式创新、经营业态创新、人才培育创新。具体来看,核心就是保障农民全过程利益的最大化,整合政府的产业资金、捐赠资金、社会资金和银行贷款等多类资金,把这些资金全过程交给农民统一决策,全过程进行经营管理,同时,把利润让给农民。

在经营业态上,改变农村“资源闲置、业态单一”的现状,对全县278个村因村制宜,盘活农民闲置房屋和低效土地,把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田园变游园。在人才培育上,从本村大学生、外出务工能人、创业成功人士中选聘乡村职业经理人,目前已经选聘了142名乡村职业经理人。

“小县大城”优化城乡发展空间

“新农人”促进村强民富

酉阳的探索,是重庆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方面的缩影。去年,市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正式印发《重庆市“小县大城”“强镇带村”试点工作方案》,公布了全市“小县大城”“强镇带村”试点单位名单,其中包括铜梁区、开州区、梁平区、丰都县、云阳县、秀山县、城口县。

“小县大城”试点是把区县城作为增长级,形成强大动力源,增强区县城集聚辐射能力,带动城乡融合,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对于试点区县来说意义重大。梁平区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表示,试点的成功落地将有力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优化城乡发展空间,切实推动以区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更高水平的城乡融合发展。

试点地区也相继出台了具体措施。近日,重庆开州区印发了“小县大城”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明确了通过实施农民进城集镇安居工程、产业发展“强基”工程、公共服务扩面提质工程等,全面提升开州城区综合承载能力和集镇服务“三农”能力,吸引人口集聚、加速产业发展、壮大区域经济、促进“强村富民”,为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探索新路。

记者注意到,在这个过程中,人才正在成为打通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重庆多地聚焦吸引乡村人才,通过“新农人”促进村强民富。

丰都乡村美景。丰都县委宣传部供图
丰都乡村美景。丰都县委宣传部供图

数据显示,丰都通过培育新农人壮大市场主体,通过组建新农人互助会等方式,累计培育新农人5583人、联结农户15.1万人,新增市场主体比2022年同期增长2倍。依托新农人促进村强民富,组建强村公司59家,发展共富农场286个。酉阳也定下了乡村人才建设目标,到2027年,共富乡村模式推广至150个行政村以上,乡村职业经理人培育选聘达到1000名以上。

为加快培育和造就一支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队伍,重庆将“头雁”项目纳入重庆《“十四五”人才发展建设规划》重点实施。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我市正在积极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当“头雁”,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培育400名乡村产业振兴“头雁”。

“头雁”就是把干得好、有潜力、能带动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选出来,送到优质高校进行中长期的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使“头雁”既能做大做强自身现有产业,又能发挥辐射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当地产业提质增效,带动区域农民增收致富。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计划到2027年培育2000人,带动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雁阵”,进一步夯实重庆乡村全面振兴人才基础。

城口县改造道路项目,受访者供图
城口县改造道路项目。受访者供图

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

带动城乡融合发展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是一项关系全局、关乎长远的重大任务,需要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

从完善乡村振兴投入上来看,市级重点项目不断扩大有效投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全面提升乡村建设,今年1-7月,31个乡村振兴项目完成投资87.5亿元、投资进度73.5%。其中14个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项目完成投资33.2亿元,17个乡村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4.3亿元,2024年农村公路项目建成2616公里。

同时,重庆持续引资引智支持“三农”建设,记者从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2010年以来,重庆市共有4个国外优惠贷款项目支持“三农”领域建设,建设区域包括重庆市万州区、武隆区、涪陵区等10个区和城口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等8个县(自治县)。项目总投资约40.39亿元人民币,利用国外优惠贷款4.1亿美元。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国外优惠贷款带来的资金和智力支持,重庆市在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村医疗条件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

华龙网记者 冯珊/文

相关报道:

责任编辑:邵煜晟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最新评论
我来说两句...... 发送
查看全部评论 >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