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学校】重庆市育才中学校党委书记刘雅林:以“教育家精神”为奋斗底色 让“行知”教育成就每一名孩子-华龙网

【向往的学校】重庆市育才中学校党委书记刘雅林:以“教育家精神”为奋斗底色 让“行知”教育成就每一名孩子

2024-04-10 09:39:20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核心导读】

为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重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市教委《重庆教育》政务新媒体、华龙网集团教育频道联合开展“向往的学校:重庆市中小学书记校长谈新时代教育变革”大型融媒特别报道活动。

我们走进全市城乡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围绕全市教育工作会提出的重点民生实事和工作目标,聚焦党建领航、培根铸魂、优质均衡、名师培育、强基赋能、城乡一体化、教育数字化、教育评价改革、教育治理现代化等关键词进行深入采访,通过文图、视频等融媒体形式,聆听中小学书记校长们的办学思考,见证我市城乡中小学的发展成果,展现重庆基础教育发展的变革力量,讲好重庆教育故事,传递重庆教育好声音,反映全市基础教育系统“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建设新重庆”的良好精神风貌。

【关键词】“坚守与创新”

华龙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从“十四五”到 2035,您认为贵校发展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

刘雅林: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教育强国远景目标纲要中,有几个很重要的标志,第一是基础教育改革。从以前的以教材为本走向了现在以育人为本,对培养未来人才标准、路径、实施方案等都发生较大变化。从这个趋势和育人角度来看,这些变化和陶行知老校长提出的“行知”文化具有密切关联,很多地方都是吻合的。这对育才来说是一个重大机遇。

第二是教育数字化转型迎来发展新机遇。特别怀进鹏部长对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明确要求,落实到基础教育层面,需要我们在智慧教育上下真功夫,智慧教育数字化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要因材施教,给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教育。所以,不仅在育人层面,在教育教学改革层面,也是一个新的机遇。

第三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党和国家对未来人才发展需求,特别是加强科学教育加法,培养具备拔尖创新能力的后备人才方面,也是一个重大的机遇。未来需要的学生,不只是能解题的学生,关键是能解决问题的学生。育才中学有这种丰厚的底蕴,按照陶老先生创造教育思想,以及现在取得的一些基础和成绩,在科学教育拔尖创新人才、科技创新教育层面,育才中学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四是对行知教育的坚守与创新。多年来,教育的本质都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只是时代以及我们的知识和传授方式,多年来,育才一直坚守着陶行知老先生的教育理念,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行。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其思想最大的价值在于引导我们走教育现代化之路,对于我们办好今天的教育,特别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挑战层面,第一个是面临进一步探求教育规律的挑战。特别是跟随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一个发展方向,需要我们进一步遵循教育规律、探求教育规律。第二是对人的成长规律的挑战。让学生高效地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的成长,在实施这个过程中,面临着很多未知领域,既然是未知,肯定就存在着挑战。

责任编辑:何杜娟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