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 | 一辆摩托一身伤疤 ,半生飞驰
2013年冬,重庆去贵州的山路特别难走。不仅路面坑坑洼洼,山中也霜风呼啸。这是曾凡彬第一次骑行,没什么经验,所以冻得手都僵在了摩托车手把上。不得已停车讨热水,就听屋舍里的老人感叹:“这天,怕是要下雪了哦。”
“曾哥,你看这个村儿的娃娃。”摩友一边哈着白雾,一边向山坡上指去。捧着热水的曾凡彬抬眼一望,不远处的高地上站了五六个孩子,衣着单薄得令人心疼。
其中一个小男孩,穿着短裤,裸露的双腿在冰冷的空气中显得突兀。他的膝盖上已经布满了紫红色的冻疮,皮肤因寒冷而变得粗糙,像是被风刀割过一样。
那一瞬间,曾凡彬像是看到了年幼的自己——在合川官渡一间简陋农房里,一个被冻得嘴唇泛紫的小男孩,捏着几乎抓不住的铅笔头,就着别人扔下的废纸,趴在凳子上写作业。
正想着,那小男孩忽然望向曾凡彬,露出微笑。那笑容刺痛了这个重庆铁汉子的心。
“老人家,这是哪儿?那些娃娃怎么不穿厚点?”曾凡彬转身就问。
“这里是黄莲乡,那些娃娃没得人管,家里穷,买不起衣服。”老人回答。
贵州黄莲乡位于海拔1800多米的高山上,曾是贵州省的深度贫困地区。
打听后,曾凡彬才知道,这里的七八个孩子每天5点就打着火把、带着烤土豆出门,翻山越岭两个半小时才能到学校。放学回家又是快三个小时,他们不仅没有厚衣服,脚上也没双好鞋。
骑行结束后回到家,他翻来覆去睡不好觉,脑海中总是闪现过那群孩子的身影。
“当年,我们家穷得饭都吃不起时,别人送来了米和衣服。我想,是时候给别人送去米和衣服了。”曾凡彬说。于是,他在车队里发起募捐,凑了3000元给孩子们买了衣服、鞋子和文具。
“东西倒是买了,要怎么送上去?”看着几大包物资,摩友犯了难。
“我们骑摩托带上去!”曾凡彬答得坚决:“一趟驮不上去,我们就多驮几趟。”
贵州的大山峰峦叠嶂,蜿蜒的黄土路盘旋在青翠的山间。除了这条硬踩出来的土路,周围杂草丛生,几乎无路可走。
去黄莲乡送物资那天,山里下起了大雨。更糟糕的是,黄土路崎岖不平,碎石与土混合,摩托车行驶起来颠簸不已。加上大雨倾盆,车胎不停打滑,遇到上下坡几乎寸步难行。
“下来,推车!”曾凡彬一抹脸上的水珠,向摩友们大喊道。就这样一人推一人拉,总算是把物资送到了黄莲乡安星村小。原本五六个小时就能骑完的路,足足花了十多个小时。
到了目的地安顿好后,再仔细一打量,几个大男人狼狈不堪,连车带人浑身是泥、浑身是伤。
“但心是暖的啊。”曾凡彬笑着说。
曾凡彬说,捐赠当晚,他们在村小教室用桌子拼起了“床”,大家心里又酸又踏实。“酸的是孩子们苦,踏实的是他们有了好鞋好衣服。”曾凡彬说:“那一刻我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坚持下去,让孩子们都有好鞋好衣穿。”
一路走来,曾凡彬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儿子曾祥巧也始终理解并支持着他。生怕父亲架不住压力放弃做好事,曾经身在军队的曾祥巧,只要有时间就会打电话鼓励父亲,给他打气。
就这样,曾凡彬和他的车队往山里越走越远,驮的物资也越来越“重”,与他同行的摩托车历经风霜,先后进修车厂20余次,他自己也成了医院的“常客”。
“左腿小肚的烫伤是去贵州路上滑了,摩托车倒下来被烟筒烫的,膝盖下的擦伤是去酉阳上坡的时候摔的。”曾凡彬一边说,一边给记者展示着,但对他来说,身上的疤既是山区的故事,也是他给自己刻下的“勋章”。
无论是物资还是精神,曾凡彬,这个在大山里“飞驰”了11年的男人,自始至终,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爱护着山里的孩子们。
“曾老师好!”在重庆天地人和街小学,一路上都有学生们与曾凡彬打招呼。为什么干消防工作的曾凡彬,却有这么多学生认识呢?
“因为这些年车队壮大后,每次公益活动我都会在学校发起招募,愿意去的孩子都参加一下。”曾凡彬认为,这是对孩子们一次难得的教育经历。
但一开始,也有不少人对曾凡彬这份公益心存质疑。
“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的捐助,是不是真正到了孩子和孤寡老人手里?”
质疑很尖锐,曾凡彬说,他十分理解这样的心情。于是,为了让大家放心,每次公益踩点,他都会亲自主持。曾凡彬会挨家挨户地调研,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地看。遇上品学兼优,但因费用等问题面临失学的孩子,他都会整理好资料发布到网上,由村干部“点对点”对接捐助者。
“现在也有孩子需要助学吗,我也想看看?”见记者这样问,原本像“例行公事”般接受采访的曾凡彬,忽然眼中一亮,立刻回答:“有啊,走走走,我去给你看看我们的公益展板。”曾凡彬像立刻有了动力,带着记者就往学校里走。
中国重庆公益爱心车队2015年捐赠四川广元新观乡梓潼村小、中国重庆公益爱心车队2019年捐赠贵州习水县金山村小……不大不小的广场上,摆满了红色的展牌,曾凡彬不厌其烦地一块一块挨着讲述着展板上孩子们的状况。终于,走到最后一块展板时,他说:“如果你愿意帮助娃娃,我把村干部的联系方式给你,你跟他对接就是。”
“为什么生活费不能直接交到孩子家长手中?”记者疑惑。曾凡彬犹豫了很久才委婉回答:“家长们可能有些嗜好、一些难处,学费给他们不一定能用在孩子身上。只有给信得过的村干部,才能保证资助能给到学校,让孩子受益。”
曾凡彬说得很随意,却不难看出,他的字字句句,精心安排,都是一心向着村里的孩子,想让他们“把书读下去。”
“曾老师干啥子都是冲在第一个,我们经常都是跟着他的背影走。”
“自从我们认识以来,他最大的个人支出就是把摩托车换成了汽车,只是为了方便跑长途、运送物资。”
乐于助人、不求回报,是周围人对曾凡彬的一致评价。
在他的带动下,已有600余人参与到这个非营利性质的社会爱心公益团队中来,车队也正式更名为重庆公益爱心车队,将送爱心作为出行主要目的。
“这辈子很短,做自己喜欢的事,不留一丝遗憾。”采访最后,曾凡彬再次重复了这句话,并在他500人的公益群里,发布了新一轮的捐书、捐衣倡议……
华龙网记者 姜念月/文 谢鹏飞/图、视频 林楠/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