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导读】
为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重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庆教育》政务新媒体、华龙网集团教育频道联合开展“向往的学校:重庆市中小学书记校长谈新时代教育变革”大型融媒特别报道活动。
我们走进全市城乡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围绕全市教育工作会提出的“六大行动”和“九项计划”,聚焦党建领航、培根铸魂、优质均衡、名师培育、强基赋能、城乡一体化、教育数字化、教育评价改革、教育治理现代化等关键词进行深入采访,通过文图、视频等融媒体形式,聆听中小学书记校长们的办学思考,见证我市城乡中小学的发展成果,展现重庆基础教育发展的变革力量,讲好重庆教育故事,传递重庆教育好声音,反映全市基础教育系统“拥抱新时代奋 进新征程 建设新重庆”的良好精神风貌。

【关键词】:“1+3+N”发展规划
华龙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从“十四五”到 2035,学校制定了怎样的发展理念与目标规划?
王小涛: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为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的重要支撑,离不开每一所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所以,“多样化发展”就是国家对所有高中阶段学校未来发展的应然构想和目标要求。落实到具体的高中学校,实现“特色发展”无疑就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和实然样态。这对朝阳中学而言,是走出雷同,实现转型升级、错位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但也同时面临如何将目前良好的发展态势高质量的转化成发展特色的巨大挑战。为此,在学校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中,我们制定“1+3+N”的发展规划和实施路径。
“1”即提出新阶段的学校发展目标和愿景——做有品位的教育、办有品质的学校。“3”即构建以学校变革促学校特色发展的三大系统:一是构建实施“差异教育”的“支持系统”,即构建基于“信任、合作、参与”的家校社三位一体的育人生态,夯实学校变革的社会基础。二是构建实施“差异教育”的“动力系统”。即构建差异环境、差异课程、差异课堂、差异组织、差异管理、差异评价等六大实施体系,激发学校变革的内生活力;三是构建实施“差异教育”的“保障系统”。即构建共生环境、共生机理、共生组织、共生价值等四大共生机制,确保学校变革的稳步推进。“N”即推动实施差异教育、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十一项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