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跨省际法治研究会 助力川渝建设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来自川渝两地近60位专家学者共聚山城,围绕“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这一主题进行研讨。

全国首个跨省际法治研究会 助力川渝建设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来源:华龙网2023-12-2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渝举行。华龙网首席记者 董进 摄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渝举行。华龙网首席记者 董进 摄

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董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12月22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渝举行,来自川渝两地近60位专家学者共聚山城,围绕“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这一主题进行研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研究会,是全国第一个跨省际法治研究会,由重庆市法学会、四川省法学会发起,重庆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牵头,集聚川渝法律、经济、社会等各界专家成立的。

研究会成立一年多来,在深化区域立法、执法、司法合作机制研究,深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研究,深化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法治保障研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亮眼成绩。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研究会会长郑泰安表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

在他看来,营商环境法治化的构建事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公平与效率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的重要方式。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双城经济圈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动力,对于吸引投资、促进创新、增强企业活力和提升城市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朱高云表示,作为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的6大城市之一,西部唯一的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重庆坚持“两点”定位,实现“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正努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努力成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将助力重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和国家战略腹地,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朱高云说。

“建设一流的法治营商环境,讨论这个主题正当其时,非常迫切。”四川省法学会学术部主任苟元勋指出,法治建设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法治研究会有助于加强对法治建设的研究和探讨,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政策,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

他希望通过法治研究会的工作,进一步促进重庆市和四川省两个地区的经济协同发展。通过研究和探讨法治建设中的共同问题和挑战,加强双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双城经济圈的发展。

“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吸引企业投资、提升经济发展动能的基础性工程,是保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重庆市法学会副会长黄锡生表示,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是稳定市场信心、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和统一大市场建设?黄锡生表示,接下来,研究会将进一步深化区域立法、执法、司法合作机制研究,深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法治保障研究,深化区域社会治理法治保障研究,深化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研究。

会上还增选了6位理事、4位常务理事、1位秘书长、2位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茂钦,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竹,成都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邓陕峡,西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张步文等11位专家,围绕会议主题作专题发言。

本次研讨会由重庆市法学会、四川省法学会指导,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研究会主办,重庆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承办,重庆坤源衡泰律师事务所协办。

分享
新浪微博

全国首个跨省际法治研究会 助力川渝建设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3-12-23 21:13:04 来源: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渝举行。华龙网首席记者 董进 摄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渝举行。华龙网首席记者 董进 摄

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董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12月22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渝举行,来自川渝两地近60位专家学者共聚山城,围绕“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这一主题进行研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研究会,是全国第一个跨省际法治研究会,由重庆市法学会、四川省法学会发起,重庆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牵头,集聚川渝法律、经济、社会等各界专家成立的。

研究会成立一年多来,在深化区域立法、执法、司法合作机制研究,深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研究,深化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法治保障研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亮眼成绩。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研究会会长郑泰安表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

在他看来,营商环境法治化的构建事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公平与效率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的重要方式。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双城经济圈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动力,对于吸引投资、促进创新、增强企业活力和提升城市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朱高云表示,作为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的6大城市之一,西部唯一的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重庆坚持“两点”定位,实现“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正努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努力成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将助力重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和国家战略腹地,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朱高云说。

“建设一流的法治营商环境,讨论这个主题正当其时,非常迫切。”四川省法学会学术部主任苟元勋指出,法治建设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法治研究会有助于加强对法治建设的研究和探讨,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政策,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

他希望通过法治研究会的工作,进一步促进重庆市和四川省两个地区的经济协同发展。通过研究和探讨法治建设中的共同问题和挑战,加强双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双城经济圈的发展。

“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吸引企业投资、提升经济发展动能的基础性工程,是保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重庆市法学会副会长黄锡生表示,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是稳定市场信心、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和统一大市场建设?黄锡生表示,接下来,研究会将进一步深化区域立法、执法、司法合作机制研究,深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法治保障研究,深化区域社会治理法治保障研究,深化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研究。

会上还增选了6位理事、4位常务理事、1位秘书长、2位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茂钦,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竹,成都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邓陕峡,西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张步文等11位专家,围绕会议主题作专题发言。

本次研讨会由重庆市法学会、四川省法学会指导,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研究会主办,重庆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承办,重庆坤源衡泰律师事务所协办。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金行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