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川渝住博会 | 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这家渝企以科技创新寻新机遇
华龙网讯(特派记者 董进)近年来,重庆市与四川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机遇,建筑业快速发展。两地建筑企业也纷纷加速“融合”,截至2023年10月,重庆入川建筑企业2500家左右,四川入渝建筑企业近3000家。
在第三届川渝住博会上,有16家重庆住建领域相关企业都设立展馆,展示最新技术产品,寻求合作机遇,在渝央企中冶建工集团便是其中之一。
在展馆内,中冶建工集团展示了“城市综合管廊装配整体式结构关键技术”,该成果研发了城市综合管廊装配整体式结构体系,提出了城市综合管廊装配整体式结构设计方法,系统性解决了该技术从设计、预制、现场施工等关键技术难题,推动了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中的应用,在保证管廊结构质量的同时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持续促进产业进步和发展。”中冶建工集团副总工程师、科技与信息化管理部部长孙慧星告诉记者。本届川渝住博会上展示的“跨外组装、单机吊装+跨内组装、双机抬吊”的综合吊装技术,有效解决了在受限空间条件下大跨度异型斜屋面桁架结构的安装精度难题,关键技术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重庆市建设创新奖一等奖。
此外,在快速路一横线歇马至蔡家段工程建设中应用的智能化预应力张拉施工关键技术,也在本届川渝住博会上亮相。该技术改变了传统的预应力张拉工艺,可通过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实现不同形式的多个锚位同步预应力张拉,实现张拉控制自动化、精准化,明显提高预应力张拉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其关键技术获得12件专利技术授权、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记者了解到,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契机,中冶建工集团参与四川多个重点项目建设。比如在民生建设方面,参与成都市武侯区太平园东四街等6所幼儿园的设计施工总承包,缓解了周边片区入园难;参与位于成都国际医学城的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工程建设,提升了当地优质医疗资源供给能力;参与成都市锦江区多个危房棚户区改造,有效改善当地居民居住环境等等。
此外,近年中冶建工还陆续参与彭州市生态环境治理、峨眉山黄湾小镇新农房建设、简阳市三岔湖旅游区等四川省内多个交通、旅游等项目建设,以实际行动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贡献驻渝央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