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星故事】重庆工程职院“转印科技”团队:“硬核”团队彰显“柔性”力量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许义丽 实习生 马念)黑色的夜,一间实验室,几抹身影,一个滴管,数双眼睛,严肃的神情,微微握紧的双手……这便是“转印科技”团队的工作日常。
这支团队由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是一支跨专业、跨学校的创新创业团队,聚焦应用于柔性电子领域的柔性电极制造的革新工艺。
经过长时间的行业调研和百余次的探索实践,该团队突破了电极基底材料限制,将办公打印设备和转印工艺相结合,不仅实现了不同环保型基底上进行纳米导电材料的图案化,也为大学生进入制造业领域提供了创新创业的新路径,为推动重庆市智能制造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兴趣激发动力 “转印科技”应运而生
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周铅,便与大数据与物联网学院的王力博士相遇了。
当时,王力恰巧讲授传感器应用技术课程。他充分践行学校“砺苦砺行、崇德崇技、开放开拓、智慧智能”的办学特色,结合具体案例讲授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增设课程互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动手能力。从中学就对化学材料感兴趣的周铅,便被课程中涉及的柔性传感器应用案例吸引。
经过课下深入探讨,两个人发现,现在市面上以塑料为基材的柔性电子存在不易回收、难以降解的环境问题。恰巧,二人都对环保有所关注,想法不谋而和,“转印科技”团队就此萌芽。周铅成为团队负责人,王力则任团队第一指导教师。
“突破式”创新 将全面解放电子制造生产力
组建团队初期,就遇到一大难题。研究过程比想象中复杂和枯燥得多,许多同学便开始打退堂鼓。为了鼓励大家坚持下来,王力常给大家分享“大工程”学长的创新创业故事,给予学生们极大的鼓励和信心。
同时,学校还协助引进华为、中山大学等国家级实验室平台的资源支持,作为他们坚实的后盾。在各方帮助下,同学们重拾自信,发挥所长,脚踏实地,潜心钻研。
团队起初设想是用环保型基材替代塑料基材,响应国家垃圾分类政策,从而建立一套消费电子产品的可持续二次回收利用体系。试过很多种材料,经过长达2个月的反复调研试验,最终验证纸基具有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团队致力于研发一种新型制造工艺,基于转印原理,在各类基材上实现批量、低成本的导电图案制造,用于电子器件和电路构建。同时,专注于在纸基上实现电路图案,通过这种新颖的工艺手法,避免了传统的蚀刻和直接印刷导电墨水技术,采用激光打印机印制热塑性图案及导电材料转印工艺,实现在环保型的纸和其余基材上制造导电图案。
该创新提升了柔性力学传感器的性能及延展性,全面解放了电子制造的生产力,体现柔性电子低成本、大批量、灵活制造的优越性,也为柔性电子的未来发展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积极开展科研合作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7月18日,周铅依托学校提供的实验办公场地,成功创立了重庆转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7月25日,由柔性电子产业发展联盟副秘书长曹再柯先生推荐,公司成功加入全国首个柔性电子产业发展联盟,通过联盟提供的合作交流平台,发挥产业资源整体优势,助力项目寻求产业供需机会。
目前,重庆转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金云成电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多所高校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与6家医疗器械公司签署购买意向订单,与5家科技公司签署产学研究协议。团队与重庆市金云成电子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纸基无源传感器件原型,实现了产品溯源、环境监测、快速定制化服务以及降本增效等目标。公司还积极参与柔性电子产业发展联盟,与多家企业展开交流、科研合作。
周铅认为,公司的成功得益于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指导教师团队的支持,以及学校在创业方面的支持。同时,周铅表示,未来,有了“转印科技”团队作为后盾,团队将孵化更多创新成果,展现青春力量,推动柔性电子产业和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