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巴渝行·好医声每日科普208丨 认识老年共病 享受高质量的老年生活
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逐渐出现多个组织器官衰老和生理机能减退,身体调节能力下降,从而容易同时出现多种慢性健康问题。
“老年共病”是指同一个老年人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慢性健康问题。这些慢性健康问题之间可以互相影响,也可以互不关联,既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骨关节炎等常见躯体疾病,也包括焦虑、抑郁、失眠等精神心理疾病,还包括尿失禁、便秘、痴呆、肌少症等老年综合征。
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老年人共病问题也越来越引起重视。
![11.png](https://bcn.135editor.com/files/users/44/443447/202207/A4g42bhC_FIFZ.png)
近10年来不同范围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老年人共病率多在40%-80%之间,某些地区住院老年人共病率达90%以上,还有很多老年共病的情况并不清楚。老年共病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增加跌倒、失能风险,增加住院次数、延长住院时间,多重用药和药物不良反应增加,使治疗难度加大,影响治疗效果。老年共病给老年人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罗志丹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常见的老年共病急诊住院的例子。80岁老年男性,患糖尿病15年,平时血糖控制不佳,生活基本自理但易疲劳,因夜间上厕所跌倒而住院,检查发现患者股骨头骨折,同时还有重度骨质疏松、营养不良、肌少症、尿频、肾功能不全等多种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其实是长期存在但被忽视的,部分与糖尿病有关,部分与年龄有关。
与普通成人相比,这位共病老人的手术风险明显增加,但不手术的话预后很可能会更差。而且患者因为糖尿病、营养不良等,恢复慢,需要长时间卧床,后续还面临肺炎、血栓等多种并发症的高风险,因肾功能不全,也影响药物选择和治疗效果。
![12.png](https://bcn.135editor.com/files/users/44/443447/202207/CDnA5ZGc_Ee7Q.png)
可见,老年共病的患者一旦发生急性事件,治疗难度明显增加,时常需要面临棘手的选择,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甚至危及生命,同时也加重了患者家庭的照护难度和经济负担。这样类似的情况在老年人中并不少见,需要反思的是,这位老人共存的骨质疏松、营养不良、肌少症、尿频等问题其实是他发生跌倒、骨折的重要潜在原因,这些共病如果能得到早期重视和有效干预,则很可能避免此次骨折的发生。
老年人因为存在较大的年龄差异、患病情况差异,所以个体间差异比较大。对于身体基本健康的或者慢病控制较好的老年人,在饮食上建议遵循2022年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里的八项基本原则: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规律进餐,足量饮水;会烹会选,会看标签;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对于老年共病的患者,在遵循上述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议根据病情和医嘱调整膳食。比如,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或心血管病患者,需要适当减少总能量摄入,控制每餐米、面类主食的量,尽量避免肥肉、内脏、油炸食物等高脂食物以及蔗糖、果糖含量高的食物;
![13.png](https://bcn.135editor.com/files/users/44/443447/202207/3KI9F3p6_DZaJ.png)
患高血压者适当减少食盐摄入,结合适当运动,从而维持血糖、血脂、血压稳定达标,并逐步将体重控制到正常范围。
然而,对于存在肌少症、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的老年患者,则应增加容易消化的高能量的主食以及肉、奶、蛋类优质蛋白质摄入,进行适当的肌力、协调性锻炼。
对于所有老年人,都需要注意食物的均衡搭配,切忌偏食、盲目素食主义;注意进餐的规律性,切忌盲目减肥或“辟谷”或暴饮暴食;调整饮食或运动时都应循序渐进,把握好度,避免走极端。
在老年共病患者中,多重用药比较常见,是指老年患者同时服用5种或5种以上药物长期治疗。多重用药不仅指患者服用的药物数量,还涉及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产生的副作用等。单一疾病的专科治疗指南一般很少提供老年共病患者的研究证据,如果老年共病的治疗只是简单地把各个疾病“叠加”,则容易出现重复用药、过度治疗或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
建议老年共病患者到老年医学科或者临床药学门诊接受药物指导,抓主要矛盾,选主要药物治疗;凡是疗效不明显、耐受差、无法按医嘱服用的,可考虑终止或更换药物;尽量选择“一箭双雕的药物”;重视服药时间、方法、剂量等细节,充分发挥药效;重视非药物治疗,合理地给药物做减法。当然,这些药物调整必须在控制疾病、利大于弊的前提下和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有些多种疾病共存的老年患者在病情复杂或者不稳定时需要服用10种以上的药物也是有可能的。
![14.png](https://bcn.135editor.com/files/users/44/443447/202207/g32sCjxc_nazM.png)
最后,罗志丹在此强调,多病共存的老年人完全不必因为身患多种疾病而产生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因为现代老年医学认为,评估老年人健康的标准是功能状态而不是疾病。通过科学地医疗、保健,很多老年人都可以做到与多种疾病共存而不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现代老年医学可通过多学科诊疗团队,对老年人进行综合评估,及时发现功能缺陷和风险隐患,制定明确、可行的干预方案,其目标不仅仅是治疗某一个器官的疾病,更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最大限度地恢复或维持老年人的身体和社会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人、全程”医疗照护。
(特邀专家/罗志丹 文/吴瑞雪 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