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农家书屋成为村民的“加油站”
“这本书不错,讲的全是农业科技。”“幺儿,这本书好好读,可以帮你提升作文成绩。”在綦江区三角镇中坝村,三三两两的村民走进农家书屋,这里已然成为他们的“加油站”。
中坝村平均海拔900多米,地处綦江与巴南交界处,由于山高坡陡、可耕地较少,基础设施落后,支柱产业缺乏,曾是市级贫困村、“空壳村”,村里的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常住人口不到户籍总人口的20%。
3年前,该村确定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在公路沿线种植1000余亩管理简单、采收期较长、市场广阔的雷竹;成立村集体公司,83户农户以380亩土地入股,种植辣椒、糯玉米、萝卜等绿色生态蔬菜,户年均增收1300余元;依托当地特色的农耕、矿石文化,开办经营特色民宿,吸引市民游客夏季休闲纳凉,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不过,富了钱袋,更要富脑袋。2019年,市城投公租房有限公司党总支委员、副总经理龙俊才到中坝村担任第一书记。在龙俊才大力推动,及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村里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利用废弃10年的村小,建成了村民服务中心以及农家书屋。
该农家书屋藏书4000多册,涵盖少儿、人文社科、农业科技、卫生健康等各类图书,并邀请志愿者、暑期返乡大学生等人到书屋不定期举办读书沙龙活动。
“以前,在我看来,有时间去到看书,还不如在家多挖两锄土。”村民赵昌辉称,在村干部及读书活动的带动下,他开始走进书屋,翻阅农业科技方面的书。“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学习,我抛弃了传统种植的普通玉米,改种了60多亩的糯玉米,并采取订单方式销售,一季的收入就近10万元。”他称。
据了解,中坝村农家书屋只是我市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市已建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3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1119个,实现全市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且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免费开放。今年内,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市级层面重点民生项目,我市还将新建“学习强国”数字农家书屋500个,建设乡情陈列馆150 个,培育乡村文化活动品牌100个,开展城乡惠民电影公益放映10万场,展演优秀舞台剧目100场等,进一步繁荣乡村文化,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重庆日报全媒体 韩毅